帶著鄉親一起幹 茶園“炒”出好日子
2020-09-18 09:00:20來源:重慶日報編輯:胡明珠責編:馮鈺穎

  原標題:憑藉百年祖傳茶藝回鄉創業 帶著鄉親一起幹 茶園“炒”出好日子

  近日,萬州“涌湖”牌茶葉女老闆何小麗和村民周克梅攜帶著剛從茶山採摘的鮮茶葉,急急忙忙趕回制茶車間。“先富幫後富,我想帶著大家一起富。”萬州區新鄉鎮致富帶頭人何小麗是一個豁達的人。她的茶廠近兩年帶動了不少村民脫貧增收。這次,她要將祖傳的百年制茶工藝要領,親自傳授給村民周克梅。

  網上經營小眾夏茶

  何小麗的“涌湖茶”為夏茶。三伏天制茶,得跟時間搶品質。殺青、揉捻、做形是制茶工藝中的關鍵環節。

  “與春茶相比,夏茶葉片中的花青素、咖啡鹼、茶多酚含量更高,茶湯苦澀,比較小眾。”一趕回制茶車間,何小麗便為村民周克梅做示範。

  因此,“涌湖”茶的夏茶並未批量生産。何小麗採用網絡接單、精量加工的經營方式,當天採茶當天發貨。當天的訂單量是1公斤,炒制2鍋即可完成。産量小,人員少,正是手把手“教學”的好機會。

  “做茶,眼睛要明亮,指尖得敏感。用看的,用摸的,就能感知。”關鍵環節,何小麗教得認真,周克梅等人在旁學得也認真。

  “何老闆是名副其實的致富帶頭人,心誠,不假打。”對於何小麗的傾囊相授,周克梅十分感激。她説,她2017年入廠,以前外出打工只能做些灶膛上的雜活兒,現在在家門口做工,廠裏還把自己當技術骨幹培養,“我對未來充滿希望。”

  白手起家發揚祖傳茶藝

  萬州區新鄉鎮地處北緯30°黃金産茶區,是天然茶林,何家定居新鄉百餘年,代代種茶、做茶、販茶,並鑽研出祖傳制茶工藝。她的父親何興華更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行家裏手,早年間便被評為高級茶葉技師,還一度擔任原萬縣新鄉茶廠的廠長,負責産品研發與工藝創新。

  2013年,與丈夫一起在湖南經營水果批發生意的何小麗萌生了回鄉創業的想法。

  “我當時並沒有拿定主意,但家鄉得天獨厚的種茶環境和家傳百年的制茶工藝吸引著我,回家,和鄉親們一起幹!”懷著忐忑與激情,何小麗踏上了故土。

  “2014年是我經歷的第一季春茶,那時候要趕著從父親那學本事,忙到淩晨三四點是常事。”眼見茶葉一批批賣出去,何小麗心裏樂開了花,可到了收支結算的時候,眾人卻傻了眼,分到手的利潤微乎其微。

  靜下心來分析,何小麗發現,利潤薄弱的原因既在於經營模式落後,也在於工廠管理分歧。而家人有技術有想法,何不創建自家的茶廠呢?只是,白手起家談何容易。何小麗摸著石頭過河,一邊了解附近山鄉農戶們的種植情況,隨丈夫前往四川、上海與江浙一帶考察,一邊採取“鮮葉收購+廠代加工”的模式,做足建廠的前期準備與資金積累。

  2015年,何小麗盈利9萬元,2017年6月,涌湖茶葉公司掛牌成立,2019年,“涌湖”茶被授予“萬州老字號”,廠裏的鮮葉收購量輻射萬州周邊5000畝茶園,年産十噸茶葉,産值近200萬元。2020年4月,萬州茶葉製作技藝(涌湖綠茶)被認定為萬州區非物質文化遺産。

  “建廠之初流轉的土地首批種植茶苗140萬株,3年出産,5年開始量産,位於燕山和長坪的老基地近年來還可以作為鮮葉的主産區……”何小麗的賬本一筆筆記得清楚,她在憧憬未來的同時,也帶給新鄉的村民們看得見的改變。

  擴大産能優先錄用貧困戶

  今年春季,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涌湖茶葉公司仍通過新募員工、調整工時、開拓批發渠道等方式,讓銷量不減反增。“預計到2023年,工廠産量能達到60噸。”擴大産能,可以給鄉親們創造更多進廠務工的機會。何小麗説,聘請員工,她有兩個優先原則:一是優先土地流轉作為茶林的農戶,二是優先村裏的貧困戶。

  2018年,涌湖茶葉公司面向村民招工,何小麗安排貧困戶崔淑英上山採茶。這個工種技術難度小,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年收入能達到8000元左右。説現在的生活,崔淑英言語間樂呵呵的。“今年我下狠心,花2000元買了張沙發,比床都軟和。老頭子往年在城裏當棒棒落下了腿疼腰疼的毛病,現在有沙發坐,我心安多了。”

  在涌湖茶葉公司,僅建卡貧困戶就有11人,何小麗幫他們適應力所能及的崗位,重拾生活信心。今年4月,涌湖茶葉公司被評為2020年萬州區第一批“就業扶貧示範車間”。

  近幾年,涌湖茶葉公司帶動周邊150人次就業。如今,涌湖茶葉公司正搭上政府牽頭的快捷列車。8月底,何小麗前往雲陽參加由萬州區扶貧辦組織的扶貧産品全網直播電商行銷人才示範培訓班。“眼見為實,以後我要和村民們一起開直播,讓顧客喝上放心茶。”何小麗説。

  (重報集團三峽分社記者 巨建兵 楊聖泉 郭瀏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