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百度總裁張亞勤:中美將成為引領人工智能發展的雙引擎

2017-10-13 10:03:17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徐佳航   責編:許煬

  從微軟到谷歌,從亞馬遜到臉譜,再到中國的百度,全世界最有影響的高科技公司都將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百度公司總裁張亞勤近日在舊金山參加中國科大矽谷科技峰會期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互聯網發展已經歷了PC(個人電腦)互聯和移動互聯兩個階段,而現在進入了人工智能時代,中美兩國將在這個時代成為引領世界人工智能發展的雙引擎。

  張亞勤在大會上發表了“走進人工智能時代”的主題演講。他在會議間隙對記者説,在PC互聯,中國無論技術、産品還是商業模式基本複製美國;在移動互聯時代,中國技術創新也並不是很多,技術方面還是美國在領先,但中國産品體驗已經在很多方面超過美國;到了人工智能時代,中國不僅在産品方面有創新,而且在技術方面也將有創新。

  “我並不認為美國將落後,看一下人才、看一下資源,中美已經成為雙引擎領導世界人工智能的發展。”他説。

  張亞勤説,中國在發展人工智能方面有四個優勢。一是政府把人工智能作為優先發展重點,有好的發展大環境;二是人工智能需要數學基礎好的人才,而中國學生有強的數理基礎,中國人工智能專業博士生目前有約3萬人;三是有資金支持。過去幾年,中國在人工智能行業的風險投資額超過美國,中國産生的人工智能獨角獸公司數量和美國差不多;四是有大量數據,中國人多手機多,移動互聯産生了很多數據,對人工智能發展有很大幫助。

  談起現在美國考慮限制中國在其人工智能等領域投資,他説,確實看到美國國內有這些言論,但能否形成法律尚是未知數,即使形成法律也需要一段時間。百度在美國投資Uber,買了幾個人工智能小公司,還沒有感覺到什麼阻力。

  他説:“為什麼美國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高科技這麼發達,這其實是美國開放政策的結果。如果美國限制外國投資,那麼將是美國走向衰落的一個起點。但我相信美國不會這麼做的。如果美國這麼做,那絕對是短視的。”

  談起人工智能目前的發展階段,張亞勤説,人工智能技術直到近5年才變得成熟,産業化剛剛開始,“我認為現在人工智能行業處於嬰兒時代,現在看到的是冰山的一個小角,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將超過蒸汽機、超過電、超過互聯網,將開啟一個新的時代,改變社會形態、生活方式和商業模式。”張亞勤表示。

  他指出,現在對人工智能的認識有兩種傾向,一種認為是炒作,是泡沫,沒什麼了不起,排斥人工智能發展;另一種認為人工智能很可怕,去年“阿爾法圍棋”打敗韓國棋手李世石,讓一些人擔心世界末日來了,擔憂人類被人工智能取代。這兩種觀點都很極端,真實情況應該是介於兩者之間。

  張亞勤形容人工智能有三“不”。一、不是新東西,已經有60多年發展歷史,經歷過夏天,也有過冬天。現在由於有了大量數據,由於計算能力的提高,加上演算法的演進,尤其是深度學習的出現,才讓人工智能産業化成為現實;二、它不可怕,其實就是一堆電腦代碼,至少現在看不可能會有意識、産生智慧;三,確實很了不起,十分有用,包括升級傳統行業,並創造一些新的商業模式或行業,帶來了無人車、無人商店、新一代機器人等等。

  他説, 人工智能確實會導致許多人失業,對某些企業會有影響,但也會催生原來想不到的新行業,帶來原來想不到的新的工作機會。每一次工業革命,都讓生産力提高,都讓人的生活品質提高,有些工作沒有了,但會有更高品質、更有創意的工作産生。

  百度是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一個縮影。張亞勤説,百度有4.8萬名員工,其中2000多人專門從事人工智能演算法和平臺研究。“對百度來説,人工智能不是未來戰略,而是對現在業務有很大提升”。

  他舉例説,在人工智能的推動下,搜索發展將出現三個趨勢:一是搜索方式將有很大變化,現在使用關鍵字,而將來很多時候可能使用語音、圖片、人臉搜索,其中語音識別準確率已提升至97%,方言識別準確率甚至超過人類;二是現在是萬物互聯,搜索空間比原來大可能上百倍。音箱、冰箱、汽車……有感測器的地方,都可以搜索;三是搜索模式也不一樣,過去是人找信息,但現在信息根據愛好、場景等也可以找到你。

  當記者請他預測10年後人工智能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時,他説:“再過10年,在出行方面,我開的車將更加智慧,更加安全,到了機場車會自動泊車,我回來了車自動開到我面前接我;在商店裏,刷臉變成一個常態,買東西、支付,不要身份證了;在家裏,有語音助理,開燈關燈都是靠語音來做,按鈕就不需要了。很多這樣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在變得成熟。”(記者 林小春)

分享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