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貢獻”——國際社會看好中國市場和增長潛力

2019-10-17 09:02:14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世界經濟論壇近日發佈的2019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中國綜合排名與上年持平,綜合得分穩中有升。當前,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中國經濟雖然存在下行壓力,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沒有變,仍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條件和潛力。一些國家官員和學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紛紛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經濟發展成就點讚。他們表示,中國經濟健康穩定,市場充滿活力,政府政策引導務實有效,産業體系不斷完善,科技創新能力迅速提升……世界看好中國發展前景。

  “沒有哪個國家能在70年間取得如此巨大的經濟成就”

  70年來,中國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美國彭博社撰文稱,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數以億計的中國人已經擺脫了貧困,而中國多項高精尖産業發展已處在世界前沿。

  “沒有哪個國家能在70年間取得如此巨大的經濟成就。”俄羅斯總統保護企業家權利全權代表季托夫表示:“中國經濟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人民生活幸福感不斷提升。眼下,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移動支付、電子商務十分普及,俄羅斯非常需要這方面的先進經驗,希望和中國展開相關合作。”

  上世紀70年代,克羅地亞對外友好協會秘書長、克中友好協會主席安德烈·卡拉菲利波維奇首次訪問中國。40多年來,他頻繁往返于克中兩國間,親眼見證了中國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尤其是近10年,中國經濟規模和基礎設施建設達到了世界領先水準,完成了從量到質的歷史性跨越,老百姓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得到滿足。”

  俄羅斯國立管理大學跨國企業經營教研室主任沙裏波夫表示,中國在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建設成就斐然——中國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營業里程均位居世界第一;在全球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十大港口中,中國均佔有七席。“我經常在課堂上給學生講這些例子。中國的發展成就值得世界敬佩。”

  “中國正穩步向製造業強國和科技創新強國邁進”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今年7月發佈報告指出,中國經濟政策重心已轉向提高經濟增長品質。龐大而充滿活力的市場、中國政府強有力的領導力、日益增長的進口需求、完整的産業體系、不斷增長的科技創新能力、快速延展的基礎設施和交通骨幹網絡、新發展理念下不斷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都是中國經濟抵禦逆流的定力之源,也是廣大外國企業和投資者選擇中國的信心之源。

  南非經濟學家倪傑瑞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和進口需求將有助於提振正在弱化的全球經濟活動。

  查理大學捷克中國中心執行秘書長米洛斯·巴拉班表示,數字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科技創新為中國經濟帶來了新動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西班牙IE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菲利克斯·巴爾迪維索指出,“必須以長遠的目光看待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在世界經濟整體不穩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長數據依然亮眼,依然韌性十足。”

  韓國西江大學經營學教授丁有信説,中國正集中精力打造尖端産業,取得的成就不勝枚舉。“中國正穩步向製造業強國和科技創新強國邁進。這讓世界對中國經濟的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不斷擴大開放的中國市場正為其他國家帶來越來越多的機會”

  “如果不能在中國繼續發展,奧迪將無法延續成功。”曾長期在中國工作的奧迪集團董事亞歷山大·塞茨對中國心懷感激,“如果沒有中國市場的支撐,奧迪當年在國際金融危機重壓下的命運難以想像。直到現在,中國依然是奧迪全球市場最強勁的增長來源。”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8月發佈報告顯示:97%的受訪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盈利,中國仍然是大多數受訪企業優先考慮的市場。該委員會主席艾倫表示,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在中國的美國企業希望擴大發展,更多的美國企業願意到中國投資,“因為中國充滿機遇”。

  倪傑瑞認為,中國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在與世界共同分享機遇。“中國不僅為非洲帶去了投資,更帶去了管理經驗和創新活力。不斷擴大開放的中國市場正為其他國家帶來越來越多的機會,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貢獻。”

  意大利前總理、歐委會前主席普羅迪指出:“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一帶一路’倡議就是中國履行大國責任的實踐,將為世界各國共同發展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已成為全球經濟平衡發展的核心角色。”墨西哥中國商會主席阿馬波拉·格裏哈爾瓦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惠及世界各國,為各國商品、資本和人才更有效和低成本流通提供了全球化渠道,推動世界共同繁榮發展、幫助各國人民提高生活水準。”

  (北京、羅馬、首爾、墨西哥城、華沙、馬德里、莫斯科、約翰內斯堡、柏林、華盛頓10月16日電  記者顏歡、韓碩、葉琦、馬菲、劉旭霞、于洋、姜波、屈佩、李瀅嫣、馮雪珺、吳樂珺)

分享到: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