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貿市場了解一座城

2017-06-15 08:57:38|來源:海南日報|編輯:陳愛暖 |責編:張曦晛

  末尾有圖【瓊島先鋒圖文列表】【即時快訊】從農貿市場了解一座城

  改造後,煥然一新的海口市白龍綜合市場。

  末尾有圖【瓊島先鋒圖文列表】【即時快訊】從農貿市場了解一座城

  市場改造後攤位變大了,環境變好了。

  你知道嗎,在將來:

  去海口的農貿市場買菜可以不帶錢,只需一部手機或一張卡便可支付。

  買到的每棵青菜、每塊肉都有自己的“身份證”,通過“一雲多端”智慧系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它們種在哪、長在哪。

  甚至,你能想像嗎?有的農貿市場還可能像美國西雅圖的派克市場一樣,成為觀光地,每天有大量遊客參觀遊覽,通過食品、特産感受這座城市的風土人情……

  但這能夠實現嗎?

  其實,變化已經悄然發生。兩年前,海口很多農貿市場光線昏暗,週遭瀰漫著臭味,地上流淌著污水。兩年後,這些市場攤位變大了、環境潔凈了,經營戶終於不用再穿雨鞋賣菜了。從2015年底開始,海口用10個月的時間將農貿市場的硬體打造至全國一流的水準,成為展現海口風貌的一個窗口。

  然而卻並未止步於此。如今,海口正在對農貿市場進行“雙創以來”第二輪升級改造——打造“智慧農貿”,運用科技手段採集交易數據,通過“一雲多端”智慧系統,實現農貿市場管理、服務和監管的信息網絡化、工作規範化、管理現代化。這帶給市民的除了乾淨的衛生環境以外,更是一種舒適的購物體驗:實現電子化支付後,出門不用帶錢,只需帶個手機;所有的商品信息,只需要通過觸摸屏或者移動端就可以一覽無遺;出了問題,店舖老闆的商戶信息可以追溯、有據可循。

  品質轉變背後是文明提升

  農貿市場像超市一樣,全國一流

  在海口市白龍綜合市場賣菜十餘年的鄒金美前不久當起了“小老闆”,“現在攤位大,環境好,顧客多,生意非常好,我和丈夫兩個人都忙不過來,所以請了一個幫工。即便多一份開銷,現在每天的收入仍要比以前多很多。”

  鄒金美口中的“以前”是2016年以前海口還未對農貿市場進行升級改造時。“那時,農貿市場內光線昏暗,墻面破損,週遭瀰漫著臭味,遍地流淌著污水,”鄒金美打趣道,“我們甚至練就了一招踮腳走路,而污漬濺不到褲腿上的技巧。”

  住海口龍華區奧林匹克花園的市民黃文婷,家附近有兩個農貿市場,離她家距離都不超過500米。但兩年前黃文婷基本不踏足,而選擇去1公里外的家樂福超市買菜。每次買夠三五天的菜儲存在冰箱裏,先吃葉子菜,最後吃瓜類菜。

  “市場的菜當然比超市新鮮,價格相對便宜,但環境實在太差了。”那時黃文婷去過幾次海墾集市:“地上好多爛菜葉子和污水;回到家,衣服上還帶著市場的難聞味兒,鞋子也沾著泥和污水。”所以,她很少去農貿市場。

  現在不同了,每晚下班後她都會順便去市場逛一逛,買菜回家,每天可以吃到新鮮蔬菜。這是因為去年7月份開始,黃文婷發現周邊的兩個市場都變得“煥然一新”,立面和地面鋪上了新瓷磚,選材和溝槽設計合理,走一圈鞋子乾乾淨淨。

  海口的農貿市場改造後:經營戶的生意變好了,不用再穿雨鞋賣菜;曾經寧願多跑幾公里去超市買菜的市民也開始“回歸”附近的農貿市場……

  這些變化的背後是海口農貿市場品質的提升,更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體現。

  2016年8月,海口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暗訪考核中,農貿市場綜合得分95分,創全國範圍內農貿市場國檢評分新高;國務委員王勇點讚海口農貿市場“像超市一樣,全國一流”;中央文明辦專職副主任夏偉東視察海口農貿市場後亦給予了高度評價。

  城市“死角”變成“新窗口”

  農貿市場內外徹底“變身”

  海口農貿市場的初次大變始於2015年底,海口市政府決定以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等“最難啃的骨頭”為切入點,啟動“雙創”。

  “改造的首要要求是標準高!”海口市商務局局長林道堅認為,海口設計導則以高於國標、省標及國內一二線大多城市的最高標準,指導全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施工全過程。

  無論整體佈局、立面改造,還是每一個細節,改變的地方非常多。全市農貿市場雖面積大小不等,但每家市場都必須建有蔬菜區、活禽區、水産區、熟食區等區域,同時活禽區還專設屠宰區。不僅如此,海口市商務局還要求各市場副食品區統一貨架擺放,果蔬和生鮮品統一器皿,熟食和豆製品統一玻璃櫃檯,市場人員統一著裝。

  “剛開始怎麼勸説都沒用,經營者們都不願意對市場升級改造,他們有質疑,有抵觸,甚至還有破口大罵的,好好的市場為什麼要改造?顧客跑光了誰來負責?”時任秀英區商務局局長李汀回憶。

  怎麼辦?李汀帶著工作人員,手中拿著規劃實景圖,召集業主和攤主一起開會,分頭找業主和攤主做思想工作,做改造動員。工作做通後,充分認識到改造的利好,業主和攤主都‘動起來了’。”

  記者翻開厚厚的《海口市農貿市場設計導則》,從活禽區進口和出口如何設置,到熟食間物理隔離設置,如何防止地面潮濕、公廁如何設計等,無不一一細化。

  這是經過商務部門多次外省考察調研,參照國內一線城市的最高標準來制訂的。“特別對活禽區、水産區、熟食區、排水排污系統、垃圾收集系統、公共衛生間等六大重點部位予以詳細規範。”林道堅介紹。

  到2016年9月30日,39家市場第一輪全部改造完成,改造面積17萬平方米,新增面積約3萬平方米,增加輻射35萬人口,實現主城區全覆蓋。

  回過頭看,從城市的“死角”到“新窗口”,第一輪改造短短十個月裏,農貿市場實現了由內而外的徹底“變身”,硬體在全國已屬一流。

  然而,這並不是終點。

  “菜籃子”的“智慧”升級

  每棵青菜、每塊肉將有一張自己的“身份證”

  “滴!”顧客劉小姐買完菜,掃了下鄒金美手機上的二維碼,輸入密碼,對方手機就顯示已經收到13.8元轉賬。整個過程沒有任何現金交易,前前後後只用了不到20秒。

  “微信支付相較于現金支付有很多好處,有的時候太忙了收錢找錢非常麻煩。尤其是收到硬幣,經常手沒拿穩,硬幣就不知道掉到哪去了,找也不是不找也不是。有時候也會因為找沒找錢給顧客,鬧些小糾紛。”鄒金美告訴記者,微信支付就省了這一麻煩,只要掃一下攤位前的二維碼就可以收到錢,省時省事,還避免了算賬找錢的錯誤和糾紛。

  而對於年輕人來説,微信支付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現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手機支付,所以只要帶一部手機出門。沒想到連農貿市場裏也可以微信支付了。”電子商務專業剛畢業的市民韓彬説。

  考慮到攤主和市民交易方式多樣化的需求,海口市政府收集了多方意見,在完成全市建成區農貿市場硬體升級改造和軟體管理提升的基礎上,推廣智慧農貿市場運作模式,將智慧監控、電子化結算、肉菜追溯體系建設等融入農貿市場繡花式精細化管理。

  “目前該工作正在籌備當中,我們先選七八家農貿市場作為試點。這個月就能動起來,預計年內就能完成全市農貿市場改造。”林道堅説。

  每個市場還都將配置“智慧電子公平秤”,能提供準確稱量計算,列印追溯憑證,電子支付結算以及銷售、利潤數據分析管理等智慧化服務。

  “市民選好菜後放到秤上,顯示屏馬上顯示金額。再掃一掃上面的二維碼,就可以用微信、支付寶、銀行卡等完成支付。”海口市副市長孫世文認為,電子化結算方式的推行,不僅省去了買賣雙方找零的麻煩,還能通過數據聯結實現銷售數據分析,從而進一步指導農業生産。

  此外,海口將建設農貿市場肉菜追溯體系。通過肉菜商品流通的銷售憑證、購銷臺賬的電子化,形成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品質安全追溯鏈條。在末端的農貿市場,市民掃一掃帶二維碼的憑證,即可查詢到所購買蔬菜的流通過程,實現每棵青菜、每塊肉都有一張自己的“身份證”。依據身份信息可查詢到蔬菜在哪生産,肉從哪個屠宰場出來,經過怎樣的途徑流通到消費者手中,保證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在市場裏感知一座城的心跳

  將市場打造為旅遊目的地,吸引遊客通過農貿市場了解當地的飲食、特産,乃至風土

  農貿市場的硬體和軟體都達到國內一流水準後,用農貿市場吸引遊客和外地居住者不再遙遠。

  “農貿市場也是國際旅遊島省會城市的旅遊之窗。”海口市市長倪強認為,許多遊客願意通過農貿市場來了解一座城市的飲食、特産,乃至風土。

  從事對日韓旅遊工作的袁傑告訴記者,日本菜市場裏的商品擺放都十分注重“賣相”,所有的果菜、魚肉等處理得乾乾淨淨,包裝得整整齊齊,一些品種是國內買不到的。如果時間許可,他會在行程中安排中國遊客去逛菜市場。

  在美國西雅圖市生活多年的王超前不久回到家鄉海口,在感慨家鄉變化大的同時,也介紹了他鄉的經驗。在西雅圖有個非常著名的農貿市場叫派克市場,商販們會把商品都擺得非常整齊,而且顏色搭配得很有視覺效果,讓人一看就有想買的衝動。有時還會有飛魚秀,商販把處理乾淨的魚在空中拋來拋去,用傳統的吆喝聲來吸引顧客。除此之外,市場裏還有手工乾酪、當地蜂蜜、葡萄酒、古董、收藏品等特色商品出售。

  “派克市場現在是西雅圖人氣最高的觀光地,每年有超過百萬遊客參觀遊覽,這對經濟的帶動非常明顯。”王超認為,海口的農貿市場從硬體來説現在可以趕超國內甚至國際很多市場,因此建議豐富農貿市場的商品門類,延長服務功能,提高生鮮産品附加值,同時融入文化習俗、風土人情,將其打造成為市民、遊客休閒放鬆的好去處。

  海南作為我國首個“全域旅遊”創建省,海口市相關部門正謀劃通過農貿市場內外整體的躍升,傾力將其打造為海口新旅遊吸引物,經濟發展新增長點;通過農貿市場升級,發揮“農貿市場+旅遊”“農貿市場+投資”的輻射效應,拉動本地産業經濟轉型升級。

  “試想以後走進海口的農貿市場就像走進了大型購物商場,或者精品購物市場。可推著嬰兒車閒逛;當地最新鮮的食材觸手可及,整齊漂亮的蔬果和生鮮刺激著感官,所有商品信息只需觸摸屏或者移動端就能一覽無遺;對經營者、食品提供者的信息有疑問,可以追溯、有據可循……”林道堅感慨,“也許大多數海南人還覺得這樣的描述不切實際,但海口農貿從傳統市場到智慧農貿、旅遊商品農貿,已經成為這個城市當下付諸實施的歷史進程。”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