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邁縣良田村秉承紅色精神發展經濟

2017-10-13 15:16:46|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杜娜

  澄邁縣文儒鎮文儒村委會良田村民小組:忠貞虎將故里紅色精神流傳

  還未審核【財經】【即時快訊】澄邁縣良田村秉承紅色精神發展經濟

  澄邁文儒鎮良田村,農戶忙著將豐收的檳榔裝袋。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9月下旬,在澄邁縣文儒鎮良田村民小組,綿延的青山腳下一片翠綠的檳榔林,碩果纍纍。村北有一棟舊式瓦房,圍墻已經斑駁,墻角的苔蘚仿佛訴説著歲月的滄桑。

  這裡是革命烈士王文儒的故居。在他的帶領下,一位位英雄兒女在革命戰爭年代拋頭顱灑熱血。如今,烈士家鄉秉承紅色精神,齊心協力發展經濟,積極助力脫貧攻堅,小鄉村越變越美,村民日子越過越興旺。

  王文儒于1899年出生在良田村,12歲時父母相繼病逝,3年後,他到附近一戶財主家打長工,因無法忍受屈辱和淩辱,他星夜出走,並在澄邁民軍統領陳繼虞所部擔任通訊員一職。

  “由於王文儒英勇果斷,屢立戰功,兩年後被提升為排長,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26年,王文儒被派到葉劍英在廣州舉辦的軍官教導團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共産主義信仰在他的心裏生了根、發了芽。”王文儒的侄孫王光棟向記者介紹。

  1927年,中共廣東省委決定派王文儒等6名海南籍同志潛回海南,負責組織瓊崖農民運動。深秋季節,王文儒回到了家鄉,組織了“農民協會”,積極發動青年報名參加“起義軍”。

  “王文儒告訴父老鄉親,共産黨倡導要耕者有其田,我們要跟著共産黨走。”文儒村黨支部副書記張玉東説,王文儒把革命的火種帶回了家鄉,村民們紛紛投身於革命。

  王文儒烈士紀念碑距其故居約1公里,挺立的石碑上那紅色的文字總讓人回想起他浴血不屈的戎馬生涯。

  “他曾用兩個營的兵力和部分赤衛隊,打退了敵人兩倍于己的兵力。”站在紀念碑前,王光棟自豪地説,1931年夏,王文儒就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師長。在他的指揮下,獨立師作戰英勇,使得敵兵聞之色變。

  據史料記載,1932年12月21日,王文儒帶領10多名戰士退向白水磉山地(今屬瓊海市陽江鎮),途中又遇到敵人的伏擊。王文儒腿部中彈仍堅持戰鬥,最終不幸落入敵手。1933年7月的一天,敵人將王文儒押赴刑場,一路上,他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共産黨萬歲!共産主義萬歲!”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1957年,澄邁縣為紀念王文儒烈士,將他的家鄉“北雁鄉”更名為“文儒鄉”,即今天的文儒鎮。

  走進如今的良田村裏,硬化路面平整潔凈,兩旁可見綠樹紅花,新建的鄉村小學已接近封頂。

  據文儒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澤潘介紹,在和平發展時期,良田村的黨員幹部們繼承了先輩們的優秀革命傳統,通過農業結構優化調整,百姓日子過得越來越富足。

  “這些年,檳榔的市場價格較高,在村幹部的帶頭下,良田村300多戶村民都種起了檳榔樹。”王澤潘告訴記者,那一棵棵茁壯成長的檳榔樹為脫貧致富帶來了希望。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