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限行後 開封可否借鑒“蘇州好行”模式

2018-04-17 14:57:57  來源:大河報  責編:趙瀅溪

  核心提示|4月16日,本報刊發“旅遊城市該不該對外地車限號”報道,在網上引起又一輪熱議。限行政策既然已經公佈,開封本地市民、相關專家有著多種看法,也提出相關建議來應對這一政策。開封市旅遊部門也作出相關回應。

  和開封相似的旅遊城市蘇州,在解決城市交通和發展旅遊的問題上,探索推出“蘇州好行”一站式旅遊交通諮詢服務平臺,開封能否借鑒呢?

  聲音1

  開封市民——限行外地車,緩解了市區交通擁堵

  談起本次限行,開封本地市民賈先生認為,這能有效緩解目前城區的交通擁堵狀況。

  賈先生家住在開封市中心,每天往返城西新區上班,去年年底開封的限行讓他深有感觸,“無論是開車或者騎電動車,限行的那個月上下班特別快,路口不再擁堵,即使是景點附近也很少出現堵車”。限行會不會讓開封旅遊“火熱”現象降溫?賈先生認為,近年來開封旅遊産業確實發展很快,特別是週末、節假日,外地遊客蜂擁而至很常見。不過,幸福帶來的煩惱就是,車輛井噴式涌入開封市區的現象也伴隨而至,影響到當地的交通和市民的生活。

  “清明節假期,我被堵在家門口兩個多小時,愣是沒出去。”賈先生説,他的新房子在翰園碑林景點附近。

  聲音2

  研究專家——限行影響當地旅遊經濟發展

  鄭州大學體育旅遊研究中心主任武東曉認為,開封限行外地車的政策應當慎重,會對當地經濟有一定的影響。

  他解釋説,近些年,我國旅遊發展早已進入大眾化旅遊時代,工薪階層已成為旅遊的主力軍。而大眾化旅遊有幾個顯著特點,一個是自駕遊是主要出行方式,自駕遊可以佔到整個出遊的80%以上;一個是散客遊為主,團隊佔比下降到10%甚至更低;再一個是家庭是散客的主力。

  如果進行限號,將會對開封旅遊經濟産生重大影響。舉個例子,外地遊客今天去開封不限號,住一晚上,明天卻限號啦,遊客敢住嗎?而旅遊經濟就是要拉長遊客旅遊的時間,刺激旅遊消費。事實上,有數據表明開封的散客比例高達90%以上,而這些散客出行方式80%以上又是自駕。

  開封作為我省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城市,開封也一直把旅遊作為戰略性支柱産業打造,在此背景下,限行可能對旅遊産業産生一定的影響。

  如果限行政策實施,當地也應當做好相應的配套服務措施,比如城外到城內、景區到景區的交通等。

  聲音3

  旅遊部門——服務遊客的基礎設施將跟上

  此次限行措施,也引起了開封市旅遊部門的注意。

  開封市旅遊委員會副主任楊曉偉説,開封市限行的目的是減少機動車污染排放,持續改善空氣品質,作為旅遊部門他們理解和支持。

  他進一步説,此次限行政策規定節假日、週末不限行,開封目前的外地遊客集中是在這個時段來,這個時間段受限行的影響較小。不過,為了服務好遊客,不能讓遊客因為限行原因到開封旅遊不開心,該部門將採取相應的措施。

  首先,做好宣傳引導,讓外地遊客知道開封的限行政策,將通過旅遊公司、旅遊景點進行引導。其次,開封接待各地遊客的態度不變,並加強對遊客的服務,下一步將對旅遊公司、旅遊景點等作出要求。再者,滿足旅遊的各項基礎設施將完善,特別是限行期間,旅遊部門將協調交警、公交等部門,協同作戰服務遊客,例如建議增加通往景點公交的頻次,完善換乘點的提醒信息設置等。

  借鑒

  “蘇州好行”一站式旅遊交通諮詢服務平臺

  有關人士指出,開封限行外地車影響當地旅遊産業發展,是城市交通規劃與旅遊産業如何協調發展的問題之一。和開封相似的旅遊城市蘇州,在解決城市交通和發展旅遊的問題上,探索推出“蘇州好行”一站式旅遊交通諮詢服務平臺,試圖解決這一問題。

  眾所週知,蘇州不少景區如虎丘、拙政園等都集中在市中心的老城區,不少遊客到景區遊玩都要穿過大半個城市,無論是組團遊還是自駕遊,都會給城市交通帶來一定的影響。此外,蘇州工業發達、企業眾多,而且截至2017年,蘇州全市機動車保有量335.4萬輛,其中汽車322.5萬輛。

  大河報記者今年1月份實地到蘇州採訪,蘇州市交警支隊有關負責人介紹説,“蘇州好行”項目是當地解決這一問題的探索,可以説是“方便外地遊客來蘇旅遊的一站式旅遊交通諮詢服務平臺”。

  他説,“蘇州好行”旅遊觀光巴士于2015年8月16日開始試運行,主要服務來蘇旅遊散客,銜接火車站、汽車站,停靠主要景點、商貿酒店集聚區,實現水陸聯動,串聯旅遊要素,成為市民公交的升級版和遊客服務的創新版。

  實地採訪期間,大河報記者注意到,上述模式就是實現了遊客集散地到景區的順暢接駁,郊區、景區都有旅遊觀光巴士的停車場,這些巴士的線路串聯起多個景點,即讓遊客和景點實現來去自由。□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邵可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