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南召縣雲陽鎮返鄉創業帶頭人成為致富“領路人”

2019-08-28 17:39:14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劉徵宇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近日,家住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雲陽鎮山頭村的周成會吃罷早飯,匆匆忙忙騎車趕往鄰近的鐵佛寺村扶貧就業車間上班,坐在亮堂、舒適的車間工位上,精心地在機器上壓制側封鋰電池錫箔包裝袋。

【河南供稿】南陽市南召縣雲陽鎮返鄉創業帶頭人成為致富“領路人”

當地村民在回創企業南召錦天園林公司修剪花卉、盆景

  雲陽鎮鐵佛寺村臧小剛早年在外務工,他認識到鋰電池新能源發展前景好、銷售形勢好,這種高科技企業如果能轉移到內陸山區,能夠帶動一方經濟發展,帶富一方鄉鄰。為造福家鄉、回報桑梓,臧小剛和表哥張國濤商量合計後,兩人決定返鄉創業。

  2019年春季,臧小剛、張國濤投資500萬元,在老家雲陽鎮鐵佛寺村創辦了南陽市鋰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加工生産鋰離子聚合物電池,産品廣泛用於醫療器械、儀器儀錶、兒童玩具、藍牙耳機、娛樂用品等領域,産品主要銷往歐美和東南亞國家。目前,該公司一期已經投産運行,二期正在施工建設,全部投産後可以吸納80多名勞動力就業,安置周邊5個行政村、30多名貧困戶穩定就業、致富增收。

  南召縣雲陽鎮在脫貧攻堅中,注重凝聚全社會力量, 動員企業踐行社會責任,採取鼓勵創業、培育産業、帶動就業的措施,利用鄉情親情感召,吸引在外事業有成的遊子回鄉創業,充分發揮這些遊子在人才、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創辦實體經濟,培育特色産業,安置群眾就業,參與脫貧攻堅戰,共同奏響脫貧攻堅“大合唱”。目前,該鎮已招引回鄉創業人員15人,創辦企業9家,帶動全鎮327戶、380人發展特色産業,其中69戶貧困群眾順利脫貧致富。

  1989年出生的靳貴傑退伍回到家鄉雲陽鎮白行村。2014年他租賃40畝土地種植玉蘭,又在九里山上養殖黑山羊,成立了豫陽富民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安排10余戶貧困戶務工;開辦一家“軍旅驛站”農家樂,發起成立南召縣退伍軍人創業聯盟,凝聚退伍軍人18人,發展養魚、養雞、花卉苗木種植、裝飾等項目,帶動60多名貧困群眾增收致富。2019年7月,他榮獲南陽市首屆“最美退役軍人”。

  雲陽鎮通過深入實施“聯繫一批在外人士、引進一個回歸項目、服務一名回歸人才”為主要內容的“三個一”工程,持續打好“鄉情牌”,開展“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制定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措施,發揮回鄉創業園、回創服務站作用,吸引在外優秀人才回歸創業或反哺家鄉,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通過抓創業促産業、以産業帶就業,引導回歸遊子成為返鄉創業的帶頭人、群眾致富的“領路人”,讓貧困群眾致富有産業,就業有崗位,增收有門路,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群眾受益”的扶貧新格局。

  2012年,在成都、西安發展的雲陽鎮山頭村村民王曉,回鄉創辦了南召錦天園林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了全縣規模最大的“南召玉蘭生態觀光園”。經過幾年的努力,南召縣錦天園林公司斥鉅資建成600多畝的玉蘭生態觀光園、800多畝的玉蘭谷,在縣內建立苗圃基地2600多畝,在北京、西安、浙江、山西等地發展苗圃基地5000畝,成為全縣首屈一指的“花木大王”。

  王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成立專門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及辦事機構,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實施産業扶貧、金融扶貧、科技扶貧、旅遊扶貧,輻射帶動縣內2萬多戶群眾發展花卉苗木10萬畝,直接幫扶帶動600多戶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文/圖 王小軍 廖濤 王修文 編輯 萬慶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