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鄉的世界太極中心之路

2019-09-25 09:46:25  來源:新華網  責編:劉徵宇

  9月16日至22日,來自59個國家和地區的43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第十屆中國焦作太極拳交流大賽。20年來,數萬人次參加該項大賽,帶動太極拳從家傳武術絕學發展成為世界瑰寶,焦作這座豫北城市也由太極拳鄉發展為世界太極城。

  20年太極拳盛會培養了無數傳播者

  中國焦作太極拳交流大賽的前身是于1992年開始舉辦的溫縣太極拳年會,2000年,第六屆太極拳年會升級為國際交流大賽,每兩年舉辦一屆(其中有一屆隔了3年),成為全球太極拳愛好者的重要交流平臺。

  33歲的太極拳教練李世峰原本是一位太陽能發電工程師,他非常喜歡太極拳,2015年他辭職來到陳家溝學習太極拳。兩年的潛心研學之後,他到河南工業大學當了一名太極拳教練,主要教外國留學生打太極拳。

  通過教拳,李世峰交了很多外國朋友,經常被邀請到海外教拳。從地球北端的俄羅斯到南端的阿根廷,從亞洲的日本到歐洲的德國,這兩年,他遊歷了30多個國家,教會了數千人打太極拳。

  此外,李世峰還是一位太極拳網紅,他把自己練拳、教拳、參加活動的視頻和照片發上去,現在擁有幾十萬粉絲。

  “太極拳讓我開闊了眼界,讓我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而太極拳成了我與世界溝通的橋梁。”李世峰説。今年他帶領39名外國太極拳愛好者來參加焦作太極拳交流大賽,他們在不同項目和組別中,奪得了17枚金牌。

  塞拉利昂的維克多·卡努是李世峰的學生,他練太極拳一年多了,今年首次來參加太極拳大賽。“我在塞拉利昂就開始學太極拳了,來中國學了兩個月,回國後,我一定還會繼續練習,我要把太極拳教給更多的人。”

  從家傳武術絕學到世界瑰寶

  在黃河岸邊的太極拳發源地——溫縣陳家溝村,一座太極拳博物館矗立於此。

  1978年4月,陳家溝迎來了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他對太極拳進行了兩天的考察,還專門創作了一首詩《溫縣——太極拳之鄉》,詩中寫道:它舉止安詳動作流暢,令人想起,這裡人民的形象……它穩步前進,它勢不可擋。

  的確,改革開放後,太極拳勢不可擋,迅速在全世界傳播開來。陳氏太極拳“四大金剛”之一陳小旺1990年開始到海外傳播太極拳,現在陳小旺太極拳總會在全世界有100多家分會。

  “剛到國外的時候,我們到公園裏站樁,警察過來問我們‘需要幫忙嗎?’,他以為我們是不是得了什麼病。這就是當時太極拳在外國人眼中的形象。現在,我在公園裏練拳,會有很多外國人跟著我練,他們知道練太極拳能強身健體。”陳小旺説。

  65歲的德國人迪特·施羅特爾練太極拳已經20年,他已是第二次參加焦作太極拳交流大賽,他非常喜歡中國文化,還娶了一位中國廣西姑娘。

  “這個大賽非常好,就像是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的聚會,大家交流切磋,還能看到精彩的太極拳表演,幸運的話還有大師親自教拳。”施羅特爾説,“學習太極拳,能讓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對身體好。我之前是每天都練,現在年紀大了,每週練三次。”

  “在柏林,有好幾個太極拳館,太極拳已經成為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施羅特爾補充道。

  從太極拳鄉到世界太極城

  河南焦作誕生了太極拳,太極拳也成就了這座太行山腳下的城市。

  陳家溝人陳西立6歲開始學太極拳,跟著父親到世界各地教拳。2005年他來到西安開辦了太極拳學校,他還到學校、企業、社區去教拳。在教拳的同時,他發現太極服裝的需求很大,於是他便聯繫老家的太極服裝廠,成為太極服飾的中間商。

  陳西立説,焦作有很多太極服裝加工廠,什麼樣式的都能買到。現在,陳西立不僅賣服飾,還賣起了溫縣特産鐵棍山藥。

  “太極拳不僅是文化橋梁,也是經貿橋梁,帶動了焦作的太極拳教育、服飾、農産品等産業的發展。”太極拳研究學者嚴雙軍説。

  “文化有一種追根溯源的屬性,學太極拳的人就想到太極拳的發源地去學習、去探源,這也帶動了旅遊産業的發展。”嚴雙軍説。

  現在,在陳家溝,一座太極小鎮正在崛起,總投資36億元的國際太極文化産業園已經初具規模,太極文化交流中心、太極拳博物館、王廷大酒店、陳家溝外國語學校已經建成,這裡不僅可以學拳、學語言,也是世界太極拳愛好者的交流、休閒勝地。

  為了普及太極拳,焦作市開展了太極拳“六進”即“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進機關、進軍營”活動,還在2015年和2017年分別舉辦了“50城百萬名太極拳愛好者演練”和“百城千萬人太極拳展演活動”,以此擴大太極拳的影響力。

  “現在世界上大約有3億人會打太極拳,練的人越多,來焦作、來陳家溝探訪的人就越多,相信陳家溝未來一定能成為世界太極拳交流的中心。”嚴雙軍説。(新華社記者 劉金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