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漯河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濃彩

2019-09-28 18:53:25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道(趙永傑):9月27日上午,“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河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漯河專場在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廳舉行。本次發佈會的主題為“中原更出彩 漯河添濃彩”。中共漯河市委書記蒿慧傑,中共漯河市委副書記、漯河市人民政府市長劉尚進介紹了漯河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經濟發展實現大跨越

  蒿慧傑表示,漯河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培育具有競爭優勢的主導産業為重點,持續推動高品質發展,形成了涵蓋肉類、面製品、果蔬、飲料和休閒食品五大行業1000多個品類的食品産業集群。漯河作為全國首家“中國食品名城”,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食品研發基地和食品加工業集聚地,成為全國唯一的主食産業化工程示範城市,臨潁縣已成為全國休閒食品之都。

  據蒿慧傑介紹,漯河市年産肉製品200萬噸,鮮凍豬肉出口占河南省的90%以上,年糧食加工量600萬噸,年糧食交易流轉量1080萬噸,日産休閒食品3500噸。漯河市冷庫總庫容達到64萬立方米,冷藏運輸車保有量突破2500輛,河南省10家上榜全國百強冷鏈物流企業中,漯河佔6家。漯河市電商及快遞業迅猛增長,日均處理快遞業務量235萬件,最高突破400萬件,年均處理量達5.5億件左右,佔河南省處理量的30%以上。雙匯集團由本地一個資不抵債的小廠“蝶變”為全球肉類行業“龍頭”;衛龍集團由走街串巷賣産品的小作坊成長為年銷售收入近50億元、稅收近4億元的行業領軍企業。

  城鄉面貌實現大改觀

  漯河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方向不動搖,積極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著力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

  目前,漯河市沙澧兩河四岸建成了36公里的開放式帶狀遊園,昔日的荒草灘變成了靚麗的4A景區、國家體育公園,每天約有10萬人在此健身休閒。漯河市集中供暖普及率達到50%;城鄉公交連通到每個街區、每個村莊;農村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人居環境和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明顯提高。漯河先後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漯河市農村人居環境建設連續多年居河南省前列。

  生態環境實現大改善

  漯河市委市政府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推進綠色發展,全面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堅持“控源”、“增匯”、“固本”三策並舉,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近年來,漯河市PM10、PM2.5、空氣優良天數持續實現“兩減一增”。2018年,漯河市環境綜合指數居河南省第5位,國省控河流斷面全部穩定達標,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取水水質達標率100%,使藍天白雲、清水綠岸、魚翔淺底、輕歌泛舟的景象再現漯河。

  蒿慧傑説,2018年冬季以來,漯河市共完成生態造林近10萬畝,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1.1%、綠地率36.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4平方米。如今的漯河林茂花艷、鳥語蟲吟、水城相依、天朗氣清,漯河市相繼被評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空氣好、水質好、宜居宜業成為客商到漯河投資興業的重要考量。

  改革開放實現大突破

  漯河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關鍵一招,推動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開放不斷向高水準邁進。漯河市國有企業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醫療綜合改革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證照分離”改革走在河南省前列,河南省首張“零見面”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在漯河頒出。

  2018年年底,漯河市市場主體總量同比增長67.3%、全年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同比增長238%、市場活力指數達44.9%,均位居河南省第一。

  據了解,目前,漯河市肉類進口口岸業務量在全國內陸指定口岸中遙遙領先;漯河海關開關運營;綜合保稅物流中心(B型)獲批籌建;漯河港建成通航、通江達海;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已連續成功舉辦17屆,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優質食品貿易平臺、技術交流平臺、信息共享平臺。漯河市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總額連續多年位居河南省前列,有15家世界500強企業和一批境內外知名企業投資漯河,漯河有近200種産品出口到110多個國家和地區。

  人民生活實現大提升

  漯河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滿足群眾所急、所需、所盼,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漯河市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4.4%;漯河市貧困人口識別準確率、退出準確率和群眾滿意度均達到100%,舞陽縣成為河南省首個實現脫貧摘帽的省定貧困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