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長春這樣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
2021-08-16 10:35:52來源:長春日報責編:魏文林

長春這樣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

榆樹市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耕作的玉米豐收在望。孫建一 攝

長春這樣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

  初秋時節,沃野千里的長春大地。在九台區高標準農田沐石河街道項目區內,大型機械在農田裏穿梭作業,經過一個夏天的緊張施工,昔日不規則的“燒餅田”變成配套完善的沃土良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一塊塊精心打造的高標準農田,打響黑土地“保衛戰”。

  作為全國重要商品糧生産基地,長春市擁有黑土地耕地面積2533萬畝,佔全市耕地面積的95.87%,糧食單産、總産和調出量一直位於全國大中城市前列,糧食産量達到240億斤階段水準。為了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近年來長春市將資金、政策、人才向黑土地聚集,實施黑土地保護試點、秸稈綜合利用、測土配方施肥、土地輪作等項目“藏糧于技”。目前,全市土壤有機質含量為26.6g/kg,在全省範圍內處於較高水準。

  實施保護性耕作1057萬畝,建設119.1萬畝高標準農田,完成616萬畝取土測土配方施肥……掀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黑土地可持續利用的綠色發展新篇章,2021年長春市研製新機具、推出新技術、探索新模式,穩定和提升黑土耕地綜合生産能力,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1057萬畝大田“蓋棉被”

  “保衛戰”註定也是一場“持久戰”。走進農安縣開安鎮的莊稼地,鐵有農機合作社的6000多畝玉米挺直了“腰桿”。更讓合作社負責人倪勇引以為豪的,就是腳下肥沃的黑土。秸稈變廢為寶,給土壤做“被子”,讓合作社的土地更有勁,倪勇説:“這項技術蓄水保墑效果明顯,平均增産5%以上。”

  保護性耕作是保護黑土地的重要措施之一。2011年,長春市將其列入全市首選和主推的農業生産重大新技術,從最初的30萬畝,到今年實施的1057萬畝,快速增長的背後得益於長春市10餘年來的強力推進。

  以保護性耕作為依託,持續提升耕地品質。今年,長春市結合實際,明確耕作地塊、補貼標準、驗收流程,深入探索適合不同區域、土壤條件、機械水準和氣候特點的秸稈還田技術模式,形成了強有力的帶動效應。春耕期間,全市4489個作業服務組織參與推廣,出動免耕播種機械9100台。

  15400份土樣看方“減肥”

  治理水土流失,強化污染阻控。長春市推廣小流域治理、測土配方施肥、應用化肥與有機肥配施模式,提升黑土區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按照《長春市2021年化肥減量增效實施方案》,各縣(市)區承擔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全年計劃完成15400個土樣的採集、化驗、分析、配方制定、施肥卡發放和入戶指導,為農戶提供肥料施用的最佳比例和用量數據。

  打贏黑土地“保衛戰”,既需耕作方式的改進,更要科技力量的支撐。長春市將在各縣(市)區建立起35個百畝以上化肥減量連片示範區,加強了綠色防控推廣,積極開展玉米螟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綠色防控、水稻稻瘟病飛防作業。採取以舊換新等多種方式,引導農戶撿拾廢舊地膜,並依託廢舊物資收購站,推進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確保全市化肥利用率穩定在40%以上,化肥減量技術覆蓋率達到95%以上。黑土地形成要日積月累,黑土地保護非朝夕之功。一項項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的有效實踐正在黑土地上生根發芽,長春底氣十足立下端穩中國飯碗的“軍令狀”。

  41萬畝列入東北黑土地保護項目

  探索保護模式,推進試點先行。今年,長春市6個縣(市)被納入《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實施範圍,實施項目任務41萬畝。通過抓典型、樹標杆、重示範,以點帶面紮實推進黑土地保護。

  任何一項重大農業新技術的推廣,都需要農民有一個認識和接受的過程。2015年~2017年,榆樹、農安、公主嶺實施第一批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各地每年實施面積10萬畝,並利用試點召集當地農民推廣學習。為黑土地搭配“營養餐”,給黑土地“加油”,讓黑土地“歇口氣”……按照同一地塊連續實施3年的原則,黑土地保護成效顯著提升。(長春日報 記者 梁 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