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食遍山西 正文

晉祠桂花元宵 香飄2000餘年

發佈時間:2018-02-27 11:27:26 | 來源:山西晚報 | 編輯:薛陽 | 責編:石麗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8_副本

韓福元(右)和村民表演滾元宵。

  “大米芯芯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這句在太原市晉源區廣為流傳的民間諺語説的是晉祠四寶,這其中的“元宵蛋蛋”就是晉祠桂花元宵。元宵節即將來臨,晉祠桂花元宵又迎來了熱銷期。2月23日,山西晚報記者來到晉源區,一探久負盛名的晉祠桂花元宵。

  新法子做出老味道

  一泡、二淘、三晾,磨米、做餡、滾制,説起桂花元宵的製作,已製作元宵近50年的晉祠鎮長巷村村民韓福元説,一顆地道的桂花元宵,要經過十幾道工序,過去至少要5天才能做成,光元宵面加工就得4天。

  相比晉祠往年的傳統手工元宵來説,韓福元家磨坊的設備卻是“鳥槍換炮”。伴隨著“隆隆”的轟鳴聲,3台高達3米多的自動石碾機高速運轉著,只見晾曬好的江米被旋轉的石碾碾成粉末,經篩子篩選,較細的江米粉落入布袋中,粗顆粒通過提升機被重新撒到磨盤上進行再次碾壓。

  韓福元摸著細膩的麵粉説:“晉祠桂花元宵的用料也很嚴格,必須是本地産的優質糯米,黏性高,又筋道,用它做出的元宵放在鍋裏越煮越大,越煮越香。”

  制餡滾制考驗“真功夫”

  “來,嘗嘗我們的餡兒!”在作坊裏,韓福元很熱情地遞來幾塊手工做的餡兒。一口咬下去,皮餡交融,香氣四溢。韓福元説,做餡得靠技術,核桃、芝麻、花生仁等怎麼加工,玫瑰花和桂花的花漿放多少,都有講究。

  晉祠桂花元宵餡是由核桃、芝麻、花生翻炒去皮,再把糖粞加熱化開加入白糖、冰糖、純天然的玫瑰花醬和桂花醬翻炒而成,待炒成褐色放入木制的模子用捍麵杖壓實搟平之後,晾到一定程度切塊便可。

  餡制好後,就可以滾元宵了。“傳統元宵都是用笸籮滾制,這就需要手上有功夫。”韓福元説:“餡料少蘸水,放到盛有糯米的笸籮裏滾,滾一道,過一道水,再滾一道,再過一道水,滾個四五道,圓乎乎的元宵就滾成了。”這樣做出的元宵營養價值極高,吃起來既香又甜,回味無窮。

  晉祠元宵歷史悠久

  “我們這一帶的元宵歷史可長了,打小時候起,我就記得家裏人會做元宵。泡米、晾米、磨面、炒制餡料到最後滾元宵,做元宵的工序複雜又耗時,但大家卻樂此不疲,每年正月裏,泡米的、磨面的、炒芝麻的……人們都盼著吃這一口,吃了才算過完年。就連見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話都是‘你滾了沒有?’”韓福元説。

  太原市晉源區晉祠桂花元宵文化研究會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晉祠元宵的歷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早在漢代,晉祠元宵就被當地人稱為“元宵蛋蛋”,每到元宵佳節之前,當地商家都要趕做許多元宵以備太原、榆次、太谷、祁縣等地的商家前來採購。憑藉得天獨厚的晉祠大米種植條件和對傳統製作工藝的堅守,晉祠桂花元宵逐漸發展為山西省太原市知名的“老字號”元宵。因為原料精、工藝好、口味佳,目前晉祠桂花元宵已入選太原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山西晚報記者馮華通訊員楊潤德崔莉霞)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