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太原 正文

課上剪紙學數學 課下剪出大名堂

發佈時間:2019-05-23 15:56:35 | 來源:山西晚報 | 編輯:陳佳 | 責編:石麗敏

  5月21日上午,第八屆太原“關工杯”《祝福祖國》少兒美術作品特展賽在太原美術館開展,淖馬小學數學老師武文秀和學生們歷時3個多月創作的百餘幅剪紙作品,在3號展廳主展墻上進行展示。武老師起初用剪紙方法教學,是希望學生們能形象地理解所學知識,沒想到,學生們竟愛上了剪紙,創作的作品也越來越精美。

  5月21日上午,在太原美術館開展的第八屆太原“關工杯”《祝福祖國》少兒美術作品特展賽上,太原市杏花嶺區淖馬小學50歲的數學老師武文秀和學生們歷時3個多月,創作了百餘幅剪紙作品,全部展示在了美術館3號展廳的主展墻上,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觀。

  農民工子女學校的娃娃們能敲了鑼鼓又會使剪刀

  活動一開場,由幾十位活力四射的孩子們表演的鑼鼓把現場氣氛一下子就激揚了起來,而這些小小鑼鼓表演者們,就是淖馬小學的孩子們。順著指示牌走進3號展廳,正對面就是整整一面墻的剪紙作品。創作者們,依然是淖馬小學的學生們,指導老師就是武文秀。

  淖馬小學屬於太原市杏花嶺區楊家峪聯校,位於五龍口東街杏花嶺區淖馬村,是一所農民工子女學校。淖馬小學260多名學生中,有一大部分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

  武文秀老師介紹説,這些剪紙作品分別有祝福祖國主題、扇面剪紙、臉譜剪紙、課本故事剪紙等系列,都是她和學生們利用課餘時間創作的。

  武老師作為一名數學老師,起初只是為了讓學生們在課堂上能夠對所學知識有個生動的體驗,才開始利用剪紙作為教學方式。沒想到,學生們越來越喜歡剪紙這種特殊體驗,剪紙作品也越來越精美細緻,直到今年首次進入太原美術館參加展示,大放異彩。

  課本、國學、行為規範……都是剪紙素材

  武老師9歲的女兒張哲然這次以一幅“熊貓圖”入選展出,這是一幅套色剪紙作品,分別使用了綠色、咖色和黑色的絲絨紙,熊貓的毛用鋸齒剪的方式展現出來,這個特別難。“如果剪得不勻稱,就會讓熊貓的整個體態失去鮮活的感覺。”武老師説,雖然指導老師是她,但是主要創作都是孩子們自己完成的。

  不少參觀者發現,這些剪紙作品中的許多內容都是取材于課本故事,如買櫝還珠、磨杵成針、嫦娥奔月、鑿壁借光、聞雞起舞、驚弓之鳥等,另外還有利用扇面、臉譜等道具創作的剪紙作品,很有特點。

  淖馬小學6年級的高喆這次參加展示的剪紙作品是課本故事“女媧補天”,她説自己和同學們從小學二年級就跟著武老師學習剪紙了。除了在數學課上學習時用到剪紙,大家在平時課餘也都會隨手拿起剪刀來練習,各種各樣的圖案、作品呈現在眼前後,都非常有成就感。

  從教30多年來,為了豐富教具,讓孩子們的學習有更生動的體驗,武老師一直堅持將剪紙融入教學中。比如剪紙用到對稱圖形,還有各種角度、比例,都可以通過剪紙在課堂上直觀感受。“上課時我會讓學生們都提前準備紙,比如學到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之間的關係這個教學知識點時,我會讓大家把一張裁成平行四邊形的紙沿著高裁剪開,再按照要求平移,很快就拼接成一個正方形。由於整個過程是孩子們親自動手操作,所以大家可以輕鬆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武老師説,從教孩子們剪蘋果、蘿蔔、小鴨子這些簡單的作品,到一些複雜的人物肖像等,孩子們逐漸愛上剪紙,也愛上了數學。

  如今,武老師已經帶著孩子們創作出了安全方面、德育方面、國學方面、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20條等系列剪紙作品。每年學校運動會,都是她和孩子們展示剪紙作品的大舞臺,尤其是今年學生們把剪紙圖形粘貼在裙子上、剪成紅蓋頭、中國風披肩等,讓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對於武老師自己來説,30多年的教學生涯,讓她的這種獨特的教學方法得到傳播,她非常滿意。如今淖馬小學260多名學生中,有一大部分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他們在武老師的教授下,學到了知識,也學到了剪紙技藝。(山西晚報記者 張婉 實習生 賀煊)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