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市和順縣:“繡”出來的藝術魅力
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報道:在日前舉行的第四屆山西文化産業博覽會上,晉中市和順縣巧英民間繡藝中心充分結合地域文化特色,用自己精湛的刺繡藝技展示著我縣傳統的民間工藝,讓傳統特色産品煥發新活力,為本屆文博會增光添彩。
本次參展的作品主要有《盛世中華》、《繡之夢》,這兩幅作品耗時半年,運用冰絲、蠶絲、金銀線等絲線,在絲綢、棉布、麻布上進行繡制。
牽繡、組合立體繡創始人白巧英
第四屆山西文化産業博覽會參展作品《盛世中華》
白巧英是和順縣牽繡、組合立體繡創始人,是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同時還是傳承牽繡(閨繡)技藝“第八代傳人”。她在總結刺繡技藝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從實踐中摸索,並博採眾長,截至目前,已研發採用了割繡、牽繡、漏邊繡、彩繡、貼繡、布藝6大系列30多個品種,其中組合立體刺繡的製作工藝已被國家專利局認定為發明專利,成功註冊了“太行牽繡”商標和“喜橋會”商標。
白巧英被稱為“和順最美工匠”,她的牽繡精品在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比賽中先後榮獲多項金獎。儘管榮譽滿身,她卻始終不忘初心,不斷雕琢自己的作品,完善自己的工藝,用追求卓越的心態完美詮釋”工匠精神"的內涵。白巧英説:“牽秀的製作難度比四大名繡要高,我也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牽繡,走進和順。”(供稿 文/圖 和順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