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晉要聞 正文

太原:率先實現徑鍛機研發生産全國産化

發佈時間:2020-11-09 09:14:10 | 來源:山西日報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轉型為綱 項目為王 改革為要 創新為上】太原通澤重工率先實現徑鍛機研發生産全國産化 擬投資50億元打造國際一流的重大裝備和特材生産基地

  11月6日,太原通澤重工有限公司廠房內,在技術人員的操控下,升溫至1200余攝氏度的毛坯管被運送至徑鍛機進行鍛壓。兩台操作機精準銜接,每秒可錘打6下,一支鋼管不到半分鐘就被鍛造完成,尺寸精度誤差小至一根頭髮絲。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該公司投資1000余萬元製造的這臺小型號徑鍛機已經過反復實驗測試,日前正式投入使用,主要用於研發設計測試和實驗數據分析。

  “此前,我們研發生産的、比這臺實驗設備體積大三四倍的國産第一台徑鍛機已在江蘇標新核電設備有限公司投入生産。這一裝備的研發與推廣應用,可使我國在軌道交通車軸鍛造、高溫合金等特種合金鍛造等領域擺脫國外制約。11月中旬,我們將運用工業機器人完成自動上下料,使生産線進一步向智慧製造邁進。”公司總工程師郭繼保充滿信心地説。

  太原通澤重工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8月,總部及研發中心位於山西綜改示範區,是重大裝備研發、設計、製造、生産工藝研究的國際供應商,是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和國家級知識産權優勢企業。

  “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第一時間放到了公司一樓大廳電子顯示屏上,該公司董事長楊澤對記者説:“闖、創、幹,我們正是這麼走過來的。”

  19年間,通澤重工不畏浮雲遮望眼,始終圍繞重大裝備國産化,專注于裝備製造産業的研發、設計、製造,率先實現了連軋管重大成套技術裝備的國産化和産業化。其開發研製的二輥和三輥連軋管成套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直徑114毫米二輥連軋管生産線獲太原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直徑250毫米二輥連軋管生産線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直徑366毫米三輥連軋管機組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産品;向印度出口直徑180毫米連軋管機組,率先實現了國産無縫鋼管重大技術裝備出口“零”的突破;研製成功我國第一條生産不銹鋼的36兆牛擠壓管生産線,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産品。其中,大型無縫鋼管熱軋成套設備已出口德國、美國、印度、泰國、沙特等多個國家。

  持續的技術創新能力來源於一流的人才團隊。該公司技術中心目前擁有來自德國、印度等多國員工組成的研發團隊200余人,建有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截至2019年末,累計申報專利20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86項,已獲得國家授權的專利100余項;擁有山西名牌産品3項,註冊商標7項;參與制定10項行業標準。

  徑鍛機是目前我國鍛壓裝備領域應用面廣、卻嚴重依賴進口的設備之一。當前,國內鍛壓行業仍以生産中低端鍛件産品為主,主要裝備以半機械化、污染嚴重、耗費原料和能源的汽錘類為主。

  為攻克這一技術難題,通澤重工15年磨一劍,集中了機械、電氣自動化、液壓控制、計算機及材料成型等多個專業領域人才,艱苦攻關,密切協作,終於突破了國家重大冶金裝備的最後一個技術壁壘,研發生産出國産第一套徑鍛機生産線。

  徑鍛機可用來生産大口徑厚壁空心件、限動芯棒、核電用管和大型風電主軸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精鍛異型産品,適用於碳素鋼、工具鋼、不銹鋼、高合金鋼、高溫合金鋼、鈦合金鋼等較高要求鍛材的鍛造加工。

  日前,山西綜改示範區被科技部命名為國家智慧製造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通澤重工雙箭齊發,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謀劃高品質轉型發展新格局。楊澤介紹説:“我們將以研究院為組織核心,以數字化徑鍛機為産業突破口,計劃投資50億元,打造國際一流的重大裝備和特材生産基地,一期産值150億元。藉此以特材基地工業實踐數據和利潤反哺重大裝備的研發和創新,為實現‘振興民族工業、創建世界名企’的夢想不懈奮鬥。”

  據悉,通澤重工徑鍛特材基地規劃佔地面積約2000畝,主要建設金屬成型裝備及智慧控制國家級技術研究院、成型裝備加工製造及成套中心和徑鍛特材生産中心。設計年産能約120萬噸,主要産品有:鈦、鎳基高端合金精鍛材,不銹鋼精鍛材,工模具特鋼精鍛材,精密不銹鋼無縫管材。(記者楊彧)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