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晉要聞 正文

奮力開創新發展階段山西“三農”工作新局面

發佈時間:2021-03-02 08:40:22 | 來源:山西日報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樓陽生在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 堅定實施“特”“優”戰略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奮力開創新發展階段山西“三農”工作新局面 林武作具體部署

奮力開創新發展階段山西“三農”工作新局面

省委書記樓陽生出席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並講話。記者李聯軍攝

  3月1日,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在太原召開。省委書記樓陽生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堅定實施“特”“優”戰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咬定目標、真抓實幹,銳意進取、攻堅克難,乘勢而上譜寫“三農”工作新篇章,為“十四五”轉型出雛型奠定堅實基礎,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週年。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作具體部署。副省長賀天才主持會議。

  樓陽生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黨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在我省落地見效。

  樓陽生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後,“三農”工作進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發展階段,這是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也是新的使命和任務。要全面貫徹中央精神,堅持重大原則,把握政策要求,構建與轉型出雛型相適應的“三農”發展新格局。要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總目標,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總抓手,以農民增收為中心任務,以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為底線要求,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實現與全國現代化進程同步,打造全國有機旱作農業特色品牌、北方現代農業發展創新高地。

  樓陽生指出,“四化”同步、城鄉融合是系統觀念在“三農”領域的具體體現。要把系統觀念作為思想和工作方法,既跳出“三農”抓“三農”,又聚焦“三農”抓“三農”,增強整體性、協同性,全力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要堅持城鄉一體化規劃,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統籌做好鎮村體系和村莊建設規劃,統籌産業發展和生態功能,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要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補齊“路、水、暖、氣、電、數、鏈、廢”等短板,做到蹄疾步穩,決不能幹超越發展階段的事。要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城鄉融合的核心是産業融合,抓住“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推動鄉村産業向廣度和深度進軍。要破除城鄉政策體制壁壘,進一步打破身份限制,切實做好土地文章,大力推動人才、資本、技術下鄉。要推動公共服務均衡協調,進一步優化農村基礎教育佈局,提升農村醫療衛生水準,增強農村社會保障能力,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樓陽生強調,産業振興、産品帶動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長久之舉。要把産業振興作為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根本前提、第一要務,努力把我省農産品具有的“特”“優”自然屬性轉變為商品屬性,做足“特”“優”文章。要實現農業從生産型向經營型轉變,供給側和需求側協同發力,用市場法則“換腦筋”,讓市場主體“唱主角”,讓優質産品“賣得好”。要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引領十大産業集群發展,以市場為導向,強化政策支持,堅持分類施策,提升龍頭企業規模和帶動能力。要把小農戶經營納入全産業鏈發展鏈條,提升生産能力,提高組織化程度,拓展增收空間,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要加大良種良法推廣支撐力度,堅持育種引種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打好種業翻身仗。要大力改善提升農業基礎條件,抓好耕地保護,發展設施農業,建設冷鏈倉儲設施,提升裝備水準,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落實落地。

  樓陽生指出,深化改革、依靠科技是實施“特”“優”戰略的基本路徑。要改革産權制度,紮實做好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後半篇文章”,增加農民財産性收入。要改革土地制度,盤活要素資源,穩慎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要改革科研體制,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平臺,改革績效評價制度,加快成果轉化應用,不斷激發創新活力。要改革推廣機制,強化科技支撐,充分培育市場化服務主體,充分釋放高校和科研院所服務動能。要改革支農政策,強化用地保障、資金扶持和利益聯結機制,引導工商資本下鄉,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支撐。

  樓陽生強調,加強領導、完善治理是提高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堅強保證。一要抓好“兩委”換屆,建強戰鬥堡壘。二要抓好“三零”創建,培育文明鄉風。三要抓好技能培訓,促進就業增收。四要集聚鄉村人才,增強智力支撐。五要抓好環境整治,打造田園風光。六要抓好隊伍建設,提供有力保證。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縣委書記當好“三農”工作的“一線總指揮”,選優配強各級農業農村工作領導幹部,建設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幹部隊伍,強化鄉村振興的組織保障。

  林武就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一産高品質高速度發展和鄉村産業振興作了具體部署。一是突出穩糧保供,在夯實農業發展基礎上加大支持力度。對糧食、生豬生産大縣予以獎補,對育種重點項目給予穩定支持,加大撂荒地開發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支持大中型灌區完成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支持農産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農産品田頭市場建設。二是突出提質增效,在推動農業結構調整上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建設雜糧、蔬菜、幹鮮果、中藥材、馬鈴薯、食用菌等特優基地,加大對黃花種植基地、藥茶優質原料基地建設的支持力度。支持草食畜和禽蛋類生産,持續推進奶業大省建設。新增設施農業5萬畝以上。推動林下經濟規模化産業化集約化發展。三是突出精深加工,在打造十大産業集群上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各地打造各具特色的農産品精深加工優勢區,在全省佈局49個十大産業集群核心區和45個非核心區。重點支持261個十大産業集群項目建設。積極創建農業現代化示範區。支持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産品品牌創建,開展功能農産品評價和“圳品”認證。四是突出做優做強,在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上加大支持力度。落實好扶持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産業化聯合體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支持供銷合作社深化改革,扶持新型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五是突出科技創新,在強化農業科技支撐上加大支持力度。大力支持晉中國家農高區建設,持續推動谷城院一體化,加快建設有機旱作農業等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加大農機購置補貼力度,開展農機作業補貼。推進農技、農機、農經“三支隊伍”改革,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強化農業防凍抗旱、動植物疫病防控等科技支撐。六是突出優先保障,在破解要素瓶頸制約上加大支持力度。繼續把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引導金融資本支持鄉村産業,免費幫助農民群眾提升技能水準和綜合素質,加大對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入鄉創新創業的支持力度,落實好鄉村産業用電用水用氣等優惠政策,強化鄉村産業發展用地保障。七是突出益農增收,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上加大支持力度。繼續支持脫貧地區鄉村産業發展,加快完善企業聯農帶農機制,逐步把小農戶納入農業現代化體系,盡可能讓農民群眾參與鄉村産業發展、分享産業增值收益。

  會議討論了《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方案》《關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實施方案》。部分市和農業企業進行了交流發言。

  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各市市委書記、市長,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省委脫貧攻堅督導組組長、副組長,各市市委副書記、分管農業農村工作和扶貧工作的副市長,山西農大(省農科院)農業科技專家,農谷委員會負責同志,金融機構、省屬有關國有企業主要負責同志,各市農業龍頭企業、新型職業農民代表參加會議。各市、縣(市、區)設分會場。(山西日報 記者楊文)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