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晉要聞 正文

美麗大同新畫卷如何繪就?

發佈時間:2021-09-26 15:20:28 | 來源:新華網 | 責編:李勝蘭

  原標題:【融媒看大同①】從“煤都黑”到“生態美”,美麗大同新畫卷如何繪就?

  編者按:煤炭、雲岡石窟、黃花……説到山西大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記憶印記。曾為“兩朝重鎮、三代京華”的大同,是“煤都”亦是“古都”。如今的大同已大為不同,正不斷破除煤炭依賴,深挖資源優勢,統籌推進生態建設、經濟轉型發展、提升城市品質等,繪製一幅美麗、富裕、幸福大同新畫卷。

  新華網太原9月24日電 説到山西大同,你的印像是否還停留在“煤都黑”“臟亂差”?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大同一度以“煤都”為人所知,“黑”是外界對她的記憶主色。

  如今,外地遊客更多是用“北方城市的清流”“不需要濾鏡的城市”“沒想到大同這麼美”等詞句來描述大同。令人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大同的藍天,“大同藍”成為大同又一張“城市名片”,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

  從黑到美,大同如何啃下這塊生態治理“硬骨頭”,繪就一幅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大同新畫卷?

美麗大同新畫卷如何繪就?_fororder_4

大同藍與城市交相輝映。新華網 發(張燕偉 攝)

  捍衛“大同藍”

  “雲岡大佛遮黑紗,城市處處臟亂差。”這是十幾年前流傳在大同的諺語。彼時,揚灑的煤塵令大佛失色,污濁的煙氣使行人掩鼻。

  數據顯示,2003年大同是全國空氣污染最重的十大城市之一,在全國113個重點監控城市中環境品質排名倒數第三。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1年1—8月,大同市優良天氣數為195天,優良天氣數比例為80.2%;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在山西省排名第一。從2013年到2019年,這個第一,大同已經拿了七次。

  幾年前,“大同藍”剛出現時,一度成為刷屏“網紅”,如今已成為常態,大同人習以為常。

  “大同藍”如何實現?

  “為了徹底改變大同的‘煤都黑’形象,儘快消除大同人的‘心肺之患’,大同堅持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書記張吉福坦言,大同拿出了“壯士斷腕”的決心。

  為此,大同硬化、強化“領導包治、部門聯治、群防群治”治污責任,嚴化、實化“責任網格化、項目清單化、問題臺賬化”治污機制,採取超常舉措,“轉型、治企、減煤、控車、降塵”五管齊下,通過調整産業、能源、交通、用地“四大結構”對大氣污染“釜底抽薪”。

  用大同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赫瑞的話來説,“大同方案沒有太多的獨特性,重在嚴格落實。”

  “實”到什麼程度?

  ——調産業結構。“十三五”以前,煤、電等傳統能源佔大同工業經濟的80%;到“十三五”末,大同累計退出煤炭過剩産能2200萬噸,淘汰燃煤電廠5台發電機組共116萬千瓦,取締“散亂污”企業916家。

  ——調能源結構。大同建成了全國首個百萬千瓦級光伏領跑基地,光伏基地建設規模山西第一。截至目前,新能源裝機容量達到653萬千瓦,完成13萬戶清潔取暖改造,淘汰燃煤鍋爐532台。

  ——調運輸結構。“十三五”期間,大同報廢老舊車2166輛,淘汰國三及以下營運柴油貨車202輛。1096輛公交車、4625輛計程車,全部採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車輛,新增215輛大型新能源汽車,新增570輛小型新能源汽車。

  ——調用地結構。“十三五”期間,大同完成礦山生態修復6.78萬畝,投入金額32217.74萬元,種植各類綠植1958835株,平整土地7814.48畝,4座礦山得到修復。

  同時,大同通過工業企業深度治理提標改造、工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後産能、拆除燃煤鍋爐、“煤改電”“煤改氣”等清潔能源替代、設立禁煤區、擴大集中供熱等一系列措施減排,使大氣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2019年比2010年減少了41.5%;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了53.7%,集中供熱覆蓋率達到了99.8%。

  “大同藍”讓人們看到資源型城市為擺脫生態困局所做的努力探索與切實成效。而這種正能量和可能性又成為支撐大同人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捍衛“大同藍”的力量。

美麗大同新畫卷如何繪就?_fororder_5

村莊裏,漫天遍野厚植綠。新華網 發(李鳴放 攝)

  厚植“大同綠”

  “增綠”與“控煤”“減污”並舉也是大同生態建設之路的重要經驗。

  “我們確立了‘生態統領、環境先行、空氣優先’的發展原則,始終堅持擴大城市綠化面積,恢復自然植被和森林,建設城市隔離帶和城市濕地公園,有效降低了城市的溫室效應,提升了空氣自凈能力。”赫瑞説。

  2016年,大同市便曾提出要打一場“鋪天蓋地造林、見縫插針播綠”攻堅戰。

  鋪天蓋地、見縫插針,大同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幹的。

  沿著一條數十公里的柏油路經過大同市新榮區古長城遺址,入眼均是林浪蜿蜒,這座30萬畝的森林公園,以前是荒山禿嶺。這樣的森林公園,大同人種出了兩處。

  大同市區的西面有一條長約20里的荒山荒溝,叫雲岡峪,去往世界文化遺産雲岡石窟的旅遊專線公路從這裡通過。現在站在溝底往上看,視線所及皆是綠色,形成了一條綠色生態景觀林帶。而昔日的雲岡峪,溝壑縱橫、塵土飛揚,煤矸石堆積成山,散發出的有害氣體難聞嗆鼻,沿途拉煤大貨車拋撒出的煤屑漫天飛舞。大同投入2億,硬是在這片成活率低的荒山裏種出了50萬株樹,有效改善了周邊生態。

  從採涼山到大泉山,從五路山到千福山,從火山群到鍋帽山……荒山禿嶺被一一改造,披上了綠裝,獲得了新生。據統計,“十三五”以來,全市森林覆蓋率每年增加一個百分點,依託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等重點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完成營造林任務共計173.4783萬畝。僅2020年,大同市就完成綠化造林33.58萬畝,完成了總任務的195.46%。

  荒山造綠,城市增綠,農村添綠。

  在城市,大同市持續高標準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先後實施了15項大型公園綠地建設項目,總面積約1500多萬平方米;對新、改、擴建的200多條道路進行了綠化,建成了一批寬度在10-100米的景觀林帶,撐起了“城市骨架”。

  在農村,大同市大力實施森林鄉村建設工程,2020年利用省市資金700萬元,完成鄉村綠化彩化財化40個。目前,大同已擁有23個國家級森林鄉村。

美麗大同新畫卷如何繪就?_fororder_6

大同市文瀛湖。新華網 發(李冬賓 攝)

  再造“大同清”

  在“大同藍”與“大同綠”的協同打造中,大同人嘗到了生態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的甜頭。秉承“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理念,大同近年來又把生態治理的重點鎖定在了“大同清”。

  大同市是京津冀水源涵養的重要區域,穿市域而過的桑幹河一路北上,下游永定河是首都北京的“母親河”。因此,大同的水污染防治對京津冀工農業生産、居民飲用水安全和生態修復治理意義重大。

  然而,2018年,大同的12個國家和省考核斷面中,有4個屬於劣Ⅴ類,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排名倒數第二。之後,大同將治水擺在了建設生態大同的突出位置,作為重大的政治責任、重大的民生工程來抓。

  源頭治理“下猛藥”。大同採取“查、測、溯、治”的方式,通過排查排污口找到水污染最初源頭,精準治理。

  工程項目“快上馬”。大同堅持地上地下同步,擴容新建、提效改造污水處理廠,同時開展雨污水收集管網的全覆蓋排查,讓生活污水經過物理過濾、生化處理,變成清流。

  綜合治理“打硬仗”。大同樹立全市水污染防治一盤棋思想,水務、市政、環保三個牽頭部門組織協調,市、縣、鄉三級水污染防治工作領導體系推動實施,密切協作、無縫對接,系統治理、整體推進。

  憑藉這些抓鐵留痕、踏石留印的工作措施,大同實施以禦河、十里河為代表的“七河”(禦河、十里河、桑幹河、唐河、口泉河、南洋河、甘河)生態修復工程,有力修復了河道生態功能。特別是禦河河道治理工程實施後,形成16.8公里的“一水中流、七橋飛架”景觀,有效改善了大同城市水生態和城市建設品位。

  沿河兩岸生態園林密布,遊人如織,呈現出“以水為脈、人水和諧”的美麗場景。

  2019年,大同4個劣Ⅴ類國家和省考核斷面全部消除,特別是禦河利仁皂和桑幹河固定橋兩個國考斷面水質均由2018年的劣Ⅴ類提升兩個水質類別,改善為Ⅳ類。

  2020年,大同12個國省考斷面水質優良斷面比例達到42%,超額完成25個百分點。桑幹河水質持續改善的奮鬥目標也已實現,部分河段還重現了“桑幹夕照、鳥飛魚翔”的歷史畫面。

美麗大同新畫卷如何繪就?_fororder_7

藍天映襯下的古城。新華網發

  近年來,“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中國美麗城市”“全國美麗山水城市”……一個個稱號讓美麗大同新面貌進入越來越多人的視野。

  如今,這綠水青山正逐漸變成大同人民的金山銀山。大同正加速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在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中蝶變新生。

  “大同將持續提升空氣品質、抓好流域治理、加強國土綠化、推動綠色低碳。”大同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強提出,大同將努力推進生態利民、生態惠民、生態為民。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