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喜20年 文博大咖為古蜀文明尋根
2021-09-28 10:10:41來源:成都商報編輯:鄧超責編:胡曉萌

紀念金沙遺址發現20週年國際學術會議開幕

金喜20年 文博大咖為古蜀文明尋根

(中首)金喜20年 文博大咖為古蜀文明尋根

(中首)金喜20年 文博大咖為古蜀文明尋根

  今年是金沙遺址發現20週年。20年前,金沙遺址乍現,成為中國新世紀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填補了古蜀研究的大量空白,改寫了成都及四川古代史。

  這20年來,金沙遺址對考古界産生了哪些影響?對成都這座城市有怎樣的意義?它與今年再發掘的三星堆遺址又有怎樣的聯繫?

  27日,由中國考古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承辦的“中國考古百年”系列活動之“紀念金沙遺址發現20週年國際學術會議”在成都舉辦。

  ▶ 二十年前 金沙遺址驚天下

  2001年2月8日,金沙遺址一醒驚天下,被譽為“二十一世紀中國第一項重大的考古發現”。

  二十年來,金沙遺址聚落群已陸續發掘133個地點,發掘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基本可以確認金沙遺址是三星堆之後古蜀文明在成都平原興起的又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古蜀國在商代晚期至春秋時期的都邑所在。金沙遺址的發現不僅解答了三星堆文明去向之謎,也將成都城市史向前推進到距今3300年左右,與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群、三星堆遺址、戰國船棺墓葬共同構建了古蜀文明發展歷程。

  二十年來,金沙遺址榮獲了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等多項榮譽,並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錄;金沙遺址博物館還成功申報國家一級博物館、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全國智慧博物館試點單位,被評為2021年“中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出版了一大批考古報告和研究論著。《金沙遺址祭祀區發掘報告》也將於今年底正式出版。

  ▶ 國內外學者 探討金沙模式

  2021年,正值中國考古學誕生100週年。百年來,燦若星河的考古發現輝映了古老的中華文明,昨天,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金沙遺址也迎來其發現20週年國際學術會議。

  本次國際學術會議特別邀請了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大學、上海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四川大學、中國文物報社、《自然與文化遺産研究》雜誌社、湖北省博物館、盤龍城遺址博物院和廣漢三星堆遺址博物館等機構和高校的專家學者們共聚成都,在為期一天半的會議發言環節,與會專家將圍繞四大主題,分五場進行交流。

  本次國際學術會議以“線上+線下”的形式舉辦,來自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墨西哥奇琴伊察遺址博物館、美國哈佛大學等博物館和機構的專家將以視頻形式出席會議。

  ▶ 五場交流 推動古蜀遺址聯合申遺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霍巍,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卜工,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唐際根以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傅羅文等專家學者,將圍繞“世界視野下的古蜀文明”主題,從世界文化遺産的標準,解析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的文化價值,探討金沙遺址的保護與利用模式。

  圍繞“金沙遺址發掘與研究”議題,武漢大學教授張昌平、北京大學教授孫華、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傑、中國台灣學者林圭偵博士以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周志清、楊佔風、副研究員姜銘和金沙遺址博物館副研究員鄭漫麗等8位專家,將從文物、遺跡等細微處入手,解讀金沙遺址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古蜀文明與區域文明”主題發言中,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朱乃誠,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彭邦本,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方勤,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映福,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員王方,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領隊、副研究員冉宏林等6位專家,進一步從出土器物探討金沙與三星堆遺址的關係,以及古蜀文明與石家河遺址等區域文明的聯繫。

  在“早期文明信仰與交流”主題發言中,中國考古學會公共考古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湖南大學教授郭偉民,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方向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何努,重慶市文化遺産研究院院長、研究員白九江,墨西哥奇琴伊察遺址博物館館長馬可·安東尼·桑托斯等6位專家,將放眼世界早期文明,探討良渚、陶寺、羅家壩、瑪雅等文明中,古人如何表達虔誠的精神信仰。

  據悉,本次會議是近年來金沙遺址最新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現。會議召開之際,正值三星堆新一輪發掘進行中。與會專家將結合三星堆最新考古發現,深入探討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的關係,為進一步推動古蜀文明乃至四川區域文明研究的發展,以及古蜀文明遺址聯合申遺提供更加堅實的學術基礎。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曾琦

  人物專訪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

  三星堆系列發現和獨特創造 多數被金沙承襲

  如何看待金沙與三星堆的關係?

  王巍:成都平原從1986年的三星堆1、2號發現開始,一直是中國考古關注的焦點。15年後,又有了金沙遺址的發現,在金沙發現後的20年,又有了三星堆的再發掘,真是此起彼伏,始終吸引著考古學界的高度關注。

  三星堆與金沙和其他的考古不同,沒有直接的文字。對很多疑問,每個人有各種各樣的解釋,所以這裡很神秘、神奇,令人震撼。原來的三星堆發掘者認為,三星堆和金沙之間有年代間隔,我們現在經過可信測量,我個人看來,三星堆興盛期和金沙興盛期有早晚,但有年代銜接,三星堆興盛後期,金沙已經有一定影響力。我個人覺得,金沙的強盛,導致三星堆的終結,究竟是武力還是禪讓,這有多種可能性,但金沙興盛時,三星堆就已經衰落。

  三星堆一系列的發現和獨特的創造,多數被金沙所承襲。

  金沙文明可以解答三星堆文明到哪去了?

  王巍:可以提供這種可能性,我們可以看到兩者緊密相連 ,有一種可能性是遷都,也可能是王朝內部的繼承。比如一個勢力遷都到這裡,有了新的發展。所以,期待這次三星堆的發現後,看一看有什麼可能與金沙有接近。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前副所長卜工教授:

  “金沙模式”是成都文博的財富也是中國考古的財富

  卜工認為,金沙遺址從發掘保護到建館展示,一以貫之的理念和追求就是“金沙模式”,概括起來就是:超前意識,自信意識,學術意識,包容意識。

  第一個超前意識,就是規劃超前,全局在胸。卜工認為,這是“金沙模式”的重中之重。“這個超前的科學規劃,就是2001年開始的超級發掘,到2007年金沙遺址博物館閃亮登場,並及時推出精準解讀金沙遺址的宣講體系。”

  第二點自信意識,則是文化自信、堅持特色。“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突出特色、以我為主是‘金沙模式’的靈魂,活化歷史場景成為金沙遺址博物館引人注目的亮點。”

  第三點學術意識。卜工認為,考古研究強調學術,出成果、出人才是必然的要求,這是“金沙模式”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障。金沙的科研成果可圈可點,人才的培養更值得大書特書,“成都文博單位的基層領導幾乎都有金沙工作的背景,就足以説明問題”。

  第四點包容發展、形成合力,也是“金沙模式”的重要特色。卜工説,他每次和金沙的朋友在一起,感受到的氛圍都特別好。“大家都是不分門派,不講出身,團結一心,努力拼搏是‘金沙模式’的重要特色”。

  他説。“‘金沙模式’是成都文博的財富,是中國考古的財富,也是再創輝煌的財富。”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彭邦本:

  金沙遺址的眾多精美文物標誌著古蜀文明的輝煌

  彭邦本在接受記者的專訪時表示,金沙遺址出土的眾多精美文物,充分體現了古蜀人的智慧和創造精神,堪稱是一流的考古發現,標誌著古蜀文明的輝煌。

  彭邦本告訴記者,關於蜀地的歷史記載,有兩個系統,一個是中原的文獻系統,一個是本土蜀人自己留下的,這兩個系統各有特點:中原的文獻時代較早,包含了很多珍貴的信息,缺點是比較零散,涉及到巴蜀地區時,略提一筆,著墨不多。”

  而蜀地的文獻記載較為完整,“如果把它和中原的文獻和考古材料進行互證,就更具有歷史的真實性。”彭邦本説,“而金沙遺址大量考古遺存的出土,不論為中原還是蜀地的文獻記載,都提供了可印證的材料。雖然迄今沒有發現直接出土的文字材料,但現在出土的材料已經能夠和傳世文獻記載進行實證,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真實證據。”

  他舉了一個著名的古代人物為例——大禹。“中原和蜀地的文獻都講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其實大禹和他的父親鯀,在築城方面也有開創性的舉措。他們所屬的時代,根據多方面研究,應該就在距今4000年前左右。那個時期的成都平原,已有了多個寶墩文化時期的聚落,幾座古城都有夯土城垣。”這些夯土城垣,就是當時古蜀人避水患、修水利的重要設施。

  “由於解決了水患問題,古蜀人對成都平原的開發得以向前進一步推進,促進了成都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彭邦本説,古蜀文明在3000年前就達到了很輝煌的程度,“可以説三星堆和金沙所代表的青銅文明,是那個時代世界上最燦爛的青銅文明之一。”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陳謀 喬雪陽 曾琦 攝影記者 王歡

  精彩觀點

  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唐際根:三星堆-金沙遺址 具備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條件

  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唐際根通過遠程連線,用《以世界文化遺産標準看三星堆·金沙》為題,講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三星堆—金沙遺址代表以長江為依託孕育形成的青銅文明,以深厚的本土文化(寶墩文化)為基礎,兼收並蓄周邊文化尤其是黃河流域青銅文明優秀成果,形成神權與王權相結合的文明。體現深厚的文化根基(寶墩文化)與強大的學習能力。

  “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給人印象最深的是祭祀遺存,然而其遺産內涵並不止于祭祀坑,更有面積達3.6平方千米的三星堆古城、宮殿、作坊等,以及人類活動區域與環境相結合的聚落特徵。”唐際根認為,三星堆—金沙文明以造型獨特的青銅人像、黃金面具、象牙、各種玉器等3000年前人類尚難獲取的各種珍貴自然資源為“道具”,構建起複雜的祭祀系統,並將王權融入其中。

  “以入列世界文化遺産的標準看,只要在六條標準中滿足其中一項,便具備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條件。”唐際根認為,三星堆—金沙遺址滿足了其中兩條,第一,見證獨特的文化或業已消失的歷史。第二,具有創造性的傑作。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曾琦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孫華:太陽神鳥因何被評為 中國文化遺産標誌?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孫華以《中國上古的太陽神鳥崇拜——從金沙太陽神鳥金飾説起》為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飾的藝術造型,體現了中國古代藝術簡約精練和圖案抽象的特點,有著如同傳統剪紙的藝術效果。同時,太陽神鳥圖案所表現的思想觀念,既具有古代世界共同的太陽崇拜的內核,又具有古代中國獨特的外形,“既給人向外輻射、旋轉運動感,又給人對稱、有節奏的韻律感。因而它脫穎而出,被評選為中國文化遺産的標誌。”

  從古蜀文化的太陽神話體系來看,三星堆埋藏坑中所出土,表現當時太陽崇拜的銅器有大銅樹、凸目尖耳大銅神面、大圓輪形銅器等,同時,二號坑出土了兩棵大銅樹,其中一棵樹枝上翹,一棵樹枝下垂,三層九根樹枝各有一鳥。“三星堆大銅樹表現的不是一般樹木,因為在一號大銅樹上挂著一條形如藤子的龍,二號大銅樹下跪著三個態度虔誠的人。三號大銅樹的頂尖上可能還有三個人首鳥身的神像,整個造型可以確認就是神樹。”孫華表示。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曾琦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傅羅文:三星堆和金沙 與其他社群互動的方式有別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傅羅文(Rowan Flad)通過遠程視頻的方式,以《金沙遺址與成都平原考古》為題,講述了自己的觀點。

  傅羅文表示,金沙遺址的發掘保護讓他印象深刻。認知文化遺産價值並加以解釋和宣傳、動員大眾來保護文化遺産,四川的文化遺産機構做了非常多的重要工作,使得成都人在2001年就認識到了考古發現對整個社會的重要性。“住在金沙附近的人都知道這些文物的重要性,在發掘初期,他們將零星的物品交給相關部門,而不是據為己有或出售。”

  傅羅文還表示:“我在金沙看到,坑裏雖有很多完整的象牙,但還有很多象牙被切成了小塊;但在三星堆,似乎大多數象牙都是完整的。這顯示了兩個遺址上的先民與其他社群互動的方式不太一樣。三星堆大量完整的象牙,反映了一個大範圍的互動,可以為三星堆人帶來象牙等貴重材料。僅僅幾百年後,在金沙,象牙可能更難獲得——需要分割那些獲得的象牙。”

  傅羅文説,他希望成都平原考古調查報告儘快出版,因為這有助於進一步提高大眾對這個地區文化遺産的欣賞與重視。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曾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