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造車到底可行嗎

2017-03-03 來源:國際在線 編輯:王強

  最近,在網上得到消息説蘋果已經低調解散Apple Car團隊,而且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車載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研發上,這條消息一經傳出就在汽車界引起了巨大反響。連蘋果都不造車了,這互聯網造車還能行嗎?眾説紛紜,但是不久,三星卻以8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哈曼國際,意味著互聯網造車大軍中又增添了一股兵力。蘋果放棄造車,三星入局,互聯網造車到底可不可行呢?

圖片默認標題

  有人認為互聯網行業造車前途渺茫。因為到現在國內沒有一家互聯網造車企業拿到生産資質,而且搭建供應鏈難且複雜。目前大多車企停留在概念PPT或者非量産的概念車階段,並且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等等。的確,這些問題任何一個拋出去對於起步造車者來説都是非常艱難的,但是我認為互聯網造車還是可行的。

圖片默認標題

  首先,互聯網滲透著傳統各個行業,商業模式正經歷一個全新定位的過程。而且,汽車産業未來的大方向也必將是電動化、智慧化、共享化、低碳化、信息化的。除此之外,傳統企業的高管轉投了新興造車企業。起先付強、戴雷、呂徵宇、丁磊、沈暉、張海亮等傳統企業的精英轉投互聯網造車企業,隨後雷克薩斯少將朱江成為蔚來高管,吉利的童志遠加盟了長江汽車。這些業界精英已經在汽車行業裏摸爬滾打多年,身經百戰,然而在此時做出新的選擇,由此不僅可以看出傳統汽車老人對新形式的改觀,我們還可以看到新勢力造車已經是大勢所趨。

圖片默認標題

  最後就是消費者的肯定了。去年10月份,由上汽與阿裡巴巴共同打造的國內首款互聯網汽車榮威RX5,在上市銷售的第四個月就衝破了月銷2萬輛大關。北京車展上第一家打出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牌的上汽大通,首款定制車型D90在僅有概念車、距離上市還有一年多的情況下開啟兩輪“盲訂”,吸引了近4700位定金客戶。互聯網造車到底行不行?我想,沒有誰比消費者最具有發言權的了。當然,造車過程實屬不易,但是這就要看這些行業的大佬的策略了。

  社會在不斷地進步,科技不斷地提升,人們對週遭事物的需求度也在不斷提高。就像老一輩的人們曾經認為打電話是一件很神奇而且不敢想像的事情,到後來家家戶戶都安裝著電話,再到後來每個人都拿著行動電話,所以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和願景是很重要的。第一輛汽車誕生的時候,行駛在馬路上出現了諸多問題,速度甚至還沒有馬車跑的快,卡爾本茨遭受了周邊多少白眼與嘲笑。新事物的誕生必然伴隨著曲折與阻力,需要克服重重困難,即使失敗,也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驗。傳統汽車産業在技術與概念上的突破和變革已經成為了以新的大方向,前景十分可觀,但是仍需要時間和堅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