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車企加速佈局 新能源車大戰一觸即發

2017-04-01 來源:新華汽車 編輯:馬輝

  當前,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戰略方向越來越明晰,相應市場規模呈快速擴大之勢,世界各大跨國車企對中國巨大的潛在市場“垂涎三尺”。由於一些主客觀原因,跨國公司沒能搶佔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先機,但它們紛紛加緊部署技術和産品的儲備升級,尋求新的本土合作夥伴,為將來時機成熟後“大規模進攻”蓄勢。

  業界認為,隨著國內財政補貼退坡和退出以及新能源汽車對傳統燃油汽車的替代效應逐漸顯現,中外新能源汽車大戰可能在5年內爆發,屆時市場競爭將異常殘酷。我國企業應儘快提高研發水準,自主掌握核心技術,推出有競爭力的産品,佔牢本土市場。否則,如果跨國公司後來居上與我形成紛爭之勢,將成為中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路上的“攔路虎”。

  跨國車企蓄勢待發

  本土企業佔據新能源汽車銷量榜前列,與傳統燃油汽車銷量榜上大部分為合資公司的情形截然不同,但這並不代表跨國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沒有實力。相反,它們早已做出大量卓有成效的技術研發、産品創新工作。

  縱觀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以比亞迪、吉利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和以北汽、上汽、江淮為代表的國有企業,是這一新興領域的絕對主力。相比之下,雖然外國公司有特斯拉、寶馬i係、日産聆風等“明星”新能源車型,但外國品牌在中國的總體銷量只有本土企業的零頭。

  以去年為例,在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發佈的2016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企業銷量榜上,前8名銷量都是以萬輛計,它們是:比亞迪、吉利汽車、北汽新能源、眾泰、奇瑞、上汽乘用車、江淮汽車、江鈴汽車。其中,比亞迪以超過10萬輛的成績佔據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五分之一,更是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桂冠。而且比亞迪等企業已形成包括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在內的相對完整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以及包括轎車、SUV和商用車在內的新能源車型産品線。

  跨國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並非沒有實力。比如,日係品牌幾十年前就開始研發新能源汽車,豐田普銳斯是全球銷量最大的混動車,日産聆風是全球暢銷的純電動車。那麼,為什麼一貫押寶中國的跨國公司沒能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佔據主導呢?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其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提性能(特別是電池能量密度指標)和降成本是目前全世界新能源汽車面臨的共同瓶頸,而政府補貼降低了消費者購買國産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從而使得跨國公司的産品喪失價格競爭力。二是即便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巨型市場上,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尚不足2%,且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燃油車的過程要受技術、成本、政策、油價、配套設施、消費者認同等多重因素影響,這導致企業存在觀望心理。三是跨國公司及其在華合資企業在傳統燃油車技術研發和生産設施上有巨量投資,需要通過延長傳統車的銷售週期來攤薄,不願過早看到新能源車取代自己擁有絕對優勢的傳統車。

  但如果説各大跨國公司一度對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所顧慮,去年的兩個標誌性事件可證明發達工業國家和跨國公司已“鐵了心”要發展新能源汽車。一是德國參議院通過一項關於2030年禁售燃油汽車的倡議書,儘管德國無法在2030年真的落實到位,但至少説明這個燃油汽車技術領先世界的國家已開始考慮將燃油汽車“送入墳墓”。二是巴黎車展上新出現的諸多新能源汽車品牌和車型表明,各國車企對汽車低碳化、智慧化、信息化達成了共識,且重視程度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在此背景下,中國作為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無疑將繼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實際上,自2015年起,一些跨國公司就發佈了針對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汽車戰略。比如:大眾與上汽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啟新能源汽車本地化進程,大眾及其兩家合資企業計劃4年在華實現15款新能源汽車的生産;通用計劃5年內有超過10款新能源産品在華投産,合資公司上汽通用規劃2020年在華新能源汽車銷量達30萬輛。

  2016年以來,跨國公司有了“從説到做”的進步。在推出新産品方面:上汽通用推出混動版的別克君越和雪佛蘭邁銳寶XL;廣汽本田推出混動版的本田雅閣;北京現代推出第九代索納塔混動版。至此,通用、豐田、本田、日産、寶馬、現代等多數跨國公司都在中國市場投放了新能源産品。

  在尋找新夥伴方面:去年9月,大眾和江淮宣佈將成立合資公司,專注于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研發、生産和銷售,預計2018年推出首款純電動乘用車。業內人士和媒體注意到,江淮大眾打破了一家外國車企只能在中國乘用車市場擁有兩家合資企業的限制。去年11月,大眾和上汽宣佈將在合資企業上汽大眾中引進奧迪牌新能源汽車産品,但此事引發了大眾另一家合資企業一汽大眾的奧迪經銷商集體反彈。

  本土産業短板待補

  面對補貼退出和跨國公司發力,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未來將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國內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仍有一些方面不容樂觀。

  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將於2020年步入後補貼時代,此後國內企業的生存發展將無法繼續依賴政府財政補貼。與此同時,各國汽車製造商正朝新能源汽車轉型,伺機進軍中國市場。

  受工信部委託,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數百位專家學者參與研討制定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提出: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佔總銷量的7%以上,2025年佔比15%以上,2030年佔比40%以上。由此可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點”可能在2025年前後到來。屆時跨國公司與中國本土企業基本處於同等政策環境中,雙方將激烈拼搶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釋放的巨大空間。

  新晉新能源汽車企業長江汽車公司董事長曹忠説,雖然當下處於新能源汽車市場培育期和技術儲備期,本土品牌佔據國內市場絕大多數份額,但我們應時刻警惕國際品牌的威脅,吸取傳統車時代的教訓。即:2009年中國乘用車市場規模首次突破1000萬輛時,國際品牌將大量已攤薄成本、價格下探的車型引入中國,導致中國品牌在轎車細分市場的份額從2010年的三成跌至2015年的兩成。這説明中國傳統乘用車市場步入爆發期時,跨國公司卻成了“摘桃子的人”。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自主品牌轎車研發投入、技術創新不足,另一方面是跨國公司在品牌和技術實力上的碾壓。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市場進入爆發期時,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能形成強大競爭力,就可以衝出重圍,繼續擴大地盤,並將引領本土汽車産業大發展和超越;否則,將面臨跨國公司及其合資公司的擠壓和圍剿。

  業內人士的擔憂不無道理。一方面,跨國公司在中國推廣其新能源汽車具備相當優勢:技術方面,跨國公司在整車和電池、電控等核心技術上有強大儲備,一旦市場時機成熟,很快可拿出較高品質的新能源汽車産品。市場方面,跨國公司及其合資公司有著比中國品牌更好的品牌認同度、更廣泛完備的行銷網絡,在中國經營發展多年的眾多合資公司可能搖身一變成為新能源汽車企業,直接發起攻勢。

  另一方面,汽車界老專家、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等人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同樣面臨自主研發的核心零部件缺失、核心技術尚未完全突破的問題。記者發現,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電池等核心技術方面雖有較快發展,但技術基礎並不牢固,不少企業的上游産業鏈被外資掌控。有些企業看似售出大量新能源汽車,但實則貪多圖快,不注重技術研發儲備,不注重改良設計和工藝,偏好“拿來主義”的組裝模式,甘於生産大量低端低質産品,導致企業技術空心化以及部分地區市場“小、散、亂”。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理事長、國家發改委特邀專家張書林説,新能源汽車企業的電池單體可以不是自己製造的,但電池包必須是自己的,一些企業聲稱擁有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卻“沒有説清它們的電池包到底是誰做的”。國家現已在新能源車企準入方面,嚴控這種“拿來主義”做法,但對一些老企業尚缺約束力,將來只有靠市場發揮優勝劣汰作用。

  此外,儘管新能源汽車被確定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但並非所有中國主流汽車企業都在這一領域有較好表現。一些國有汽車集團很早就參與新能源汽車863、973計劃,但在産業化階段卻勁頭不足,結果在佔據中國汽車工業大頭的六大國有汽車集團中,新能源乘用車整體銷量進入年度榜單前列的不足一半。

  業內分析認為,三大原因導致一些國有大集團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缺位:

  一是大船難調頭,重資産難放棄,觀望心強。有專家説,企業是理性的,它們已在燃油汽車方面有巨量投資,而現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比還很小,為什麼要將力量轉到新能源車上呢?

  二是視合資企業為“利潤奶牛”,滿足於“躺著賺錢”。某國有車企副總經理説,“國有大集團有最大的實驗室、最多的技術人員、最充足的資金,但看看工信部的公告目錄就知道,它們的電動車産業化成果卻比較少。因為國企背靠合資企業,日子過得太好”。某新能源汽車企業負責人預言,“有些國有大集團將來可能會繼續依賴合資企業生産電動車。”

  三是企業管理和考核導向原因。有專家説,一些國有大集團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不佳,不是能力問題,而是體制機制問題。如不深化改革,隨著新能源汽車逐漸取代傳統燃油車以及市場競爭加劇,不排除有的企業會面臨重組或淘汰的命運。

  修煉內功提升競爭力

  專家建議,中國企業應珍惜有限的時間,有足夠的緊迫感,認真研究新能源汽車發展新態勢,調整好公司戰略,埋頭苦幹,在目前新能源汽車技術壁壘尚未完全形成、商業模式尚不確定的情況下,實現創新突破,以便在未來競爭中佔據主動。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走向強國的必由之路。專家認為,未來5年特別是2020年以前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重要窗口期和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關鍵期。

  “我非常著急,因為機會稍縱即逝”。陳清泰曾説。他認為,中國正面臨世界汽車史上最重大的一次技術革命,是技術自立、實現超越、扭轉受制於人處境的“天賜良機”。與主要汽車生産國相比,我國電動汽車儘管還有某些差距,但絕沒有燃油車那麼大,而且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開發路線、過程與燃油車的區別非常大,我國如果把握住機會,完全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改變國際競爭格局。

  業內人士和各方專家建議:

  一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要加快核心技術研發,剎住傳統車依賴外國技術的慣性。歷史已表明,中國在傳統燃油車領域失守,就是因為沒掌握核心技術而受制於人;光靠引進技術和中外合資,不是建設汽車強國的終極出路。我國若要在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大戰”中佔據上風,歸根結底,需要本土企業在開放條件下走自主創新的道路。若繼續依賴“洋技術”,將來自身技術空心化、依靠第三方採購的本土企業將很難降低成本參與競爭。

  上海捷能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徐璐説,在一些合資公司,中外雙方在新能源領域已經可以“頭碰頭、比技術”。而以前在傳統車領域,“我們只能等著跨國公司來喂”。本土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一定要汲取這個教訓,不能再指望跨國公司,而要從現在開始自主研發,與外方平等對話,將來才可實現技術自立。

  二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有賴於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的技術突破。陳清泰説,電動汽車正深刻改變著整個零部件體系,包括電池、電驅動、電控所涉及的硬體和軟體,自動駕駛涉及的感知傳感元器件、操作執行器件以及計算信息傳輸、導航、防碰撞所涉及的硬體和軟體等。整個汽車零部件的範疇正在大大擴展,很多領域技術依然存在空白,技術壁壘尚未形成,存在巨大的創新空間。國內零部件企業應當抓住當前新能源汽車供應鏈重建的機會,做強做大,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三是倒逼車企儘快擺脫補貼依賴,讓市場充分發揮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要把新能源汽車産業做大做強,靠補貼不是長久之策,最終還是要建立市場化的長效機制,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因此,企業不能把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基礎放在政策補貼之上,而要真心接受積分制,自身造血,自主研發,推出適應市場需求的産品,成為市場化的主角。

  記者發現,雖然沒有在中國獲得財政補貼,但包括豐田在內的跨國公司依然不改初衷,通過技術提升和本土化降低成本,致力於將混合動力車型的成本降低至與傳統燃油車相當,由此獲得市場。

  四是發展新能源汽車屬於國家戰略,國有大集團也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業內人士認為,國有大集團擁有龐大的研發隊伍、雄厚的資金實力和相應的政策支持,理應響應國家號召,在新能源汽車征程上優先發展自主能力,增強自主品牌競爭力,成為建設汽車強國、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排頭兵和主力軍。

  同時,國家對國企的考核,要進一步與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戰略相對接。考核機制中應進一步加大對國有企業自主創新的考核權重,引導國企把短期效益與長遠發展能力結合起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