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歐陽明高:全固態電池研發現狀與産學研協同創新前景展望
2024-01-22 16:49:4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鄭思雯

  1月21日,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CASIP)在北京舉行揭牌儀式。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分享了題為“全固態電池的研發現狀與産學研協同創新的前景展望”的報告,他提出,我國需要跨越創新週期,迎接國際新一輪電池技術競爭。

歐陽明高:全固態電池研發現狀與産學研協同創新前景展望_fororder_image001

  歐陽明高首先講述了全球全固態電池的研發背景,1992年液態鋰離子電池發明後迅速産業化,並在2000年後逐步應用於電動汽車,引發了新能源汽車革命。近十年來,以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為代表的新型固態電解質發展迅猛,離子電導率趕上甚至超過液態電解質。行業共識普遍認為,全固態電池是公認的下一代電池首選方案之一,被列入中國、美國、歐盟、日韓等主要國家發展戰略,也成為下一代電池技術競爭的關鍵制高點。

  從全球固態電池産業佈局來看,中國企業最多,日本和韓國企業雖然不多,但實力很強。美國主要是一些創業企業。歐洲主要是和美國的創業企業合作。

  歐陽明高介紹,日本正舉國家之力推動全固態電池商業化,形成官-産-學聯盟,豐田、本田、日産目前在全球既做全固態電池研發,又搞整車生産,在電池與整車性能匹配結合方面比較有優勢,基本可以看作是整體行動。韓國三大電池廠在全固態電池方面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尤其是三星,現在國內還有很多單位在復現其做出的全固態電池。

  總體上,目前全固態電池産業路線圖不是一家公司佈局,是很多公司,且是具有實力的公司,産業化時間都是在2027-2030年。

歐陽明高:全固態電池研發現狀與産學研協同創新前景展望_fororder_image002

  那麼,中國要不要發展全固態電池?這是歐陽明高闡釋的關鍵問題。

  “中國目前是電池發展的領先國家,就算全固態電池2030年能産業化,要想替代液態鋰離子電池50%市場份額也至少需要二十到三十年。但是電動車現在也就只替代了30%,全球就驚呼中國車要領先了,不需要到50%,到1%就已經預警了。2016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達到1%的時候,全球開始向電動汽車轉向,對於汽車技術而言,1%是很重要的市場份額,不需要替代到50%,替代1%就已具有突破性意義。”歐陽明高表示,現在,中國液態鋰離子電池産業發展成就輝煌,十年來能量密度提升3倍,成本下降80%以上,電池産量接近全球70%,可是如今電池行業也面臨産能過剩、行業內卷。

  一方面是低成本電池的成本不斷下降,技術門檻比較低,涌進來的人就多,但並沒有完全滿足電動車客戶的需求,比如超級快充350千瓦以上,怎麼在全壽命週期內不析鋰、不影響壽命、不發生安全事故,這是很大的挑戰。低溫續航則是另一個挑戰。還有體積能量密度要進一步提升。當然,不是沒有技術方案,而是面臨技術門檻不斷提高的挑戰。

  另外,鋰離子電池技術創新週期大概是30年。第一個十年,從手機電池到動力電池,安全問題現在還在繼續解決。近十年來,智慧化技術逐步在電池行業應用,行業內卷急需提質降本增效,辦法是數字化轉型,就是電池全生命週期全鏈條智慧化。

  下一個十年,或者現在已經開始的十年,歐陽明高認為是材料換代,由於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材料創新,鋰離子電池成為動力電池的主流,現在又到了新一輪材料創新週期,這個週期要到2030年左右,也就是説,全固態電池有可能2030年左右實現産業化。

  面臨國內外競爭加劇,更要居安思危。歐陽明高認為,電池行業發展方向是低碳化、智慧化、固態化。 

歐陽明高:全固態電池研發現狀與産學研協同創新前景展望_fororder_image003

  為什麼要搞全固態電池?因為全固態電池具有技術顛覆的性能潛力,不是説它有這個能力,是有這個潛力。首先是高安全性。從液態到固態,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熱穩定性可以保持到300°C,液態電解質100°C就要蒸發,所以它增加了200°C的安全空間,對正常工作範圍有安全保障。

  第二是高能量密度,現在雖然並沒有實現高能量密度,但是全固態電池有這個潛力。不僅從單體電池,而且從電池模組的角度也有這個潛力,因為可以做成雙極板,從單體和模組兩方面都可以提升能量密度。

  第三是高功率特性。現在液態鋰離子電池的離子傳導是叫運載模式,要溶劑化,再要脫溶劑化,通俗講就是離子在液態電解質中移動需要“坐船”,但是鋰離子在固態電解液中間是跳躍模式,傳遞速率更高,導致充電速度大幅度提高,這就是高功率特性,這種快充和現在的快充大不一樣。

  第四是溫度適應性。現在液態電池在低溫環境下續航里程不理想。液態電解質,鋰離子導率和溫度直接相關,全固態電池的電解質在-30°C和100°C範圍內都不會凝固,不會氣化,所以溫度適應性很好,不需要搞很複雜的熱管理,也不會因為冬天容量大幅下降。

  最後是材料選擇範圍更廣,因為固態電池的電化學窗口寬。以上這樣一些特性可以同時滿足,所以全固態電池是動力電池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歐陽明高指出,當前中國固態電池技術路線多元化,以固液混合為主,國際上是以全固態為主。固液混合是氧化物和聚合物電解質等結合為主,硫化物在國內並不是主導技術路線。現在國內固態電池産業鏈比較完整,好多主流電池廠都在做固液混合、半固態,有些企業也在嘗試裝車。半固態電池的特點是固液混合電化學原理與液態鋰離子電池相同,不屬於顛覆性技術,是提升安全性的技術之一。半固態電池正在試裝車,但是良品率、電池成本、充電倍率、循環壽命這些問題還需要解決。

  從全行業看,既要發展漸近性半固態技術路線,又要防範激進型全固態技術路線帶來的顛覆性風險。

  全固態電池目前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具有跨學科特性,技術門檻極高。首先是全固態電池産業化仍然面臨一系列的科學難題,需要從關鍵材料、介面、複合電極、單體電池不同層面進行解決。其次是全固態電池的工藝設備挑戰,必須與設備廠商同步。第三個問題是産業鏈挑戰,中國電池産業鏈是全球最強大的,現在如果做全固態電池,從原料到基材生産、電芯/電池包裝配、電池生産應用到電池回收,全生命週期的産業鏈都會造成巨大衝擊。中國全固態電池的研發目前來看認識還不統一、力量比較分散、産學研不協調,需要聯合起來建立協同創新平臺,共同突破全固態電池産業化的關鍵技術。

歐陽明高:全固態電池研發現狀與産學研協同創新前景展望_fororder_image004

  展望未來,歐陽明高表示,人工智能正在改變材料的研發範式,將大幅度加速全固態電池的研發速度,這為2030左右實現全固態電池産業化突破增加了確定性。

  中國動力電池材料體系的研發和産業化發展趨勢,低成本電池很重要,這是現在的産業主體,但是同時也要高比能電池,我們要兩頭髮力。高比能電池在2030年左右全固態電池産業化突破的可能性極大,我們要全力以赴,只爭朝夕,要有緊迫感,共同努力實現中國電池産業持續引領全球。(文:楊曉紅 圖: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