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聚勢引領 共建共創 “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正式成立
2024-01-22 15:25:5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鄭思雯

  1月21日,“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CASIP)在北京舉行揭牌儀式,來自“政-産-學-研-金”各界代表200余人參加會議。

聚勢引領 共建共創 “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正式成立_fororder_image001

  現場,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巡視員陳宏生,國務院國資委科創局副局長方磊,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徐繼林,財政部經建司能源處副處長宋家益,發改委産業司吳衛等政府機構領導;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中國産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王建華、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理事長鄭宏宇、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王建新、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侯福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董事長萬鑫銘、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吳志新等行業組織領導;

  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弗迪電池首席技術官孫華軍、中創新航高級副總裁潘芳芳、孚能科技董事長王瑀、蜂巢能源高級副總裁張放南、億緯鋰能中央研究院副院長趙瑞瑞、容百新能源董事長白厚善、深圳貝特瑞總經理任建國、清陶能源總經理李崢、衛藍新能源研究院院長楊琪、四川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董事長華劍鋒,以及來自國軒高科、遠景動力、四川華宜清創新材料、吉陽智慧科技、無錫先導智慧裝備、馬車動力等企業的代表;

  上汽集團副總裁祖似傑、一汽集團研發總院院長王德平、東風汽車研發總院副院長史建鵬、比亞迪首席科學家廉玉波、廣汽埃安副總經理張雄、奇瑞汽車副總經理古春山、凱翼汽車黨委書記劉彬,以及長安汽車、北汽股份、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蔚來汽車、中國建築集團等單位的領導嘉賓;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南策文,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教授孫學良,上海大學教授盧世剛。還有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武漢大學、東南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立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黃小衛,以及來自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中國電子科技十八所等重點科研機構的專家代表;

  中國信達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洪江,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部董事總經理趙克斌,以及來自中國國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四川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宜賓發展控股集團、鄂爾多斯市國有資産投資控股集團、中關村發展集團、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等金融與投資機構的代表,齊聚一堂。

聚勢引領 共建共創 “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正式成立_fororder_image002

  前瞻佈局 推進産業融合新發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電動汽車和儲能市場蓬勃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鋰電池及固態電池領域主要技術來源國之一。如何研發高性能全 固態電池材料,加強産業鏈協同創新,推進科研成果商業轉化,成為關鍵一環。

  陳清泰表示,十多年來,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直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國儲能電池技術和産業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換言之,沒有電池方面的領先地位就不可能有新能源汽車的領先地位。

  固態電池的突破帶有很強的顛覆性,我國能否能夠順利闖過固態電池技術和量産的關口,這是確保我國實現汽車強國、保持全球領先地位的關鍵一戰。“客觀認識全固態電池的特徵,有針對性地加大研發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固態電池具有跨多學科的特徵,需要跨領域、跨學科、跨産業鏈的協同攻關合作才能産生實質性效果。從某種意義上説,協同與合作是成功的關鍵。

  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的成立,將為我國全固態電池創新發展提供一個技術交流和協同攻關的高水準的平臺。他總結道:“我衷心祝賀創新平臺的成立,也期盼著這個創新平臺能夠發揮創新協同、創新引領的作用,為我國動力電池産業的持續保持國際競爭力發揮支撐作用。”

聚勢引領 共建共創 “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正式成立_fororder_image004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

  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到全面市場化拓展新階段。苗圩預計,到2025年或者2026年,新能源汽車在新車銷量當中將超過一半,達到一半以上。“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是要將行業各個方面組織到一起分工協作,利用好新能源汽車大市場的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爭取早日實現全固態電池的産業化。

聚勢引領 共建共創 “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正式成立_fororder_image005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

  郭守剛代表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對協同創新平臺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

  以全固態電池為代表的新一代動力電池成為全球動力電池産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急需産學研各方、上下游企業通力合作,以創新聯合體、創新聯盟等形式研究突破。

  郭守剛提出:一是要一體化佈局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二是要補齊支撐技術和共性平臺發展的短板,持續提升基礎支撐能力;三是要持續優化應用環境,持續構建和諧共生的産業生態,加速全固態電池産業化應用。

  “歐陽明高等院士牽頭成立‘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可謂是恰逢其時,我們期待創新平臺能夠充分發揮平臺的帶動作用,積極引導和組織整車、動力電池、關鍵材料企業和有關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協同創新,不斷推動全固態電池技術突破和産業化應用,為我國全固態電池産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工業和信息化部願與各方一起,匯聚資源、通力協作,共同促進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産業的高品質發展。”

  國家能源局高度重視新型儲能産業發展。徐繼林指出,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搭建了固態電池技術産業發展的交流平臺,有利於凝聚行業的力量,推動固態電池技術創新研發應用。“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任務、新挑戰,希望大家以本次會議為契機,強化産學研交流融合,積極探索、勇於實踐,不斷促進新型儲能技術進步,為實現“雙碳”目標做出更大貢獻。”

  鄭宏宇強調,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的成立正當其時,是我國鋰電産業發展歷程中重要一步,也是落實國家戰略意圖,佈局長遠,加快推動全固態電池技術創新與産業化進程,持續保持我國在該領域核心競爭力的具體體現。

  王建華現場宣讀了中國産學研促進會《關於支持建立“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的復函》。平臺將有效整合行業內各方資源,積極搭建學術交流、技術攻關合作平臺,堅持問題導向、應用牽引,從國家戰略和産業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中凝練科學問題,積極探索全固態電池的科研與産業化的創新發展,為建設科技強國做出積極貢獻。

  陳立泉院士回顧了全固態電池科研發展歷程。“全固態電池發展前景廣闊,但是還有許多問題沒有完全解決。”陳立泉直言,為了提升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倍率性能和循環壽命,不僅要關注全固態鋰電池的基礎科學問題,如新型電解質材料、介面改性和電池失效的機制,同時也要重視全固態電池的關鍵技術問題,如電解質的批量生産製備技術、大面積固態電解質薄膜連續製備技術、全固態電池一體化製備技術。

聚勢引領 共建共創 “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正式成立_fororder_image006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立泉

  歐陽明高院士講述了中國鋰離子電池産業發展的輝煌成就與面臨挑戰,指出我國需要跨越創新週期,迎接國際新一輪電池技術競爭。在全球範圍內,現階段固態電池主要以全固態電池為主導,其中硫化物電解質佔據主導地位。我國固態電池技術路線呈現多元化特點,以固液混合為主要特點。

  “從全行業看,我們既要發展漸近性的半固態技術路線,但是又要防範激進型全固態技術路線帶來的顛覆性風險。”歐陽明高指出,中國全固態電池的研發目前認知還需統一、聚集力量、協調産學研,需要聯合起來建立協同創新平臺,共同突破全固態電池産業化的關鍵技術。

  “人工智能正在改變材料的研發範式,將大幅度加速全固態電池的研發速度,這對2030左右實現全固態電池産業化突破增加了確定性。”

  對於未來“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定位於三個方向:科研服務平臺、基礎研發平臺、産業協作平臺。

聚勢引領 共建共創 “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正式成立_fororder_image008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

  凝聚發展共識 集結頂尖力量

  作為下一代動力電池的重要技術路線,全固態電池産業亟需産學研在功能與資源優勢上的協同與集成化。

聚勢引領 共建共創 “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正式成立_fororder_image009

  揭牌儀式後舉行了閉門工作會議,表決通過了《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管理辦法》和《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組織架構》。

  同時,平臺成員聚焦全固態電池産業政策、技術和産業發展。重點就如何搭建學術交流、技術協同攻關的合作平臺;組織研究全固態電池發展戰略、技術路線及産業政策;推動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緊密的合作機制等核心問題進行深入討論。

  未來,平臺將緊貼國家社會發展戰略需求,加速固態電池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産力的轉化,提升科技創新。同時,強化固態電池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應用,加快推動固態電池技術産業化進程。提升我國新能源發展的競爭力和創新力,成為輸出創新力量的高能平臺。

  “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成立大會的召開,預示著我國全固態電池産業研發步伐的加快成為必然趨勢。“政-産-學-研-金”各界將團結一心,跨越創新週期,迎接國際新一輪電池技術競爭週期,以實現全固態電池領域的突破與發展。(資料來源: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