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透視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十年之變
2024-06-14 13:49:49來源:經濟參考報責編:鄭思雯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這一重要論斷為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指明瞭方向,為汽車行業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動力。

  十年磨一劍。十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增長約126倍,連續9年産銷量位居全球第一。産銷量暴漲折射的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從跟跑到領跑的行業地位,日益完備的産業支撐體系。

  量變:十年百倍

  回望過去,我國新能源汽車從下線第1輛到第1000萬輛,花了27年,而從第1000萬輛到第2000萬輛,僅用了17個月……

  從無到有、由弱變強。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蓬勃發展,已成為技術、人才、資金等諸多發展要素優化配置的成功案例,也是我國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的生動寫照。

  這十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産銷量從2014年的7.85萬輛和7.48萬輛飆升至2023年底的959萬輛和950萬輛,增長了約126倍。

  這十年,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從購車補貼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為産業發展和新能源汽車普及鋪平了道路。

  這十年,本土車企加大投入,堅持自主創新,在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技術上實現“換道超車”。例如,比亞迪憑藉技術優勢推出多款熱門新能源車型,長續航、智慧網聯成為行業“標配”。

  這十年,新能源汽車已走進千家萬戶。調查顯示,2023年超六成消費者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不僅在國內受寵,也在積極揚帆出海走向世界。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465.3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近65%。銷量逐年提高,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品牌影響力也在日益擴大,國際市場份額佔比越來越“重”。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這十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不僅開進了多個國家的大街小巷,也開進了海內外消費者的心頭。

  在新西蘭,經營汽車門店的理查德·范德恩格爾認為,當地居民選購中國汽車,除了價格優勢,更因為技術過硬。

  如今,中國品牌憑藉創新與突破在新能源汽車時代越跑越快。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原誠寅認為,新能源時代,中國汽車産業快速崛起,正從“跟隨者”逐漸成為“領跑者”。

  質變:生態共榮

  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加速跑,産業支撐體系也隨之愈加完備:電池全球産業鏈優勢持續凸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漸趨完善、新場景持續擴容。

  “G刻”5C超快充電池、“星晨”高鎳三元大圓柱電池、“金石”全固態電池……5月17日,國軒高科第十三屆科技大會在安徽合肥開幕,新技術新産品集中亮相。其中,全固態技術的“金石”電池可實現電池包單次充電續航達1000公里,引發業界關注。

  中國動力電池産業市場規模連續7年全球領先,得益於中國企業對前沿技術的持續關注與投入。

  “新能源的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開闢新賽道,引領新需求。”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表示,近年來,國軒高科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通過搭建全球研發平臺,構建協同創新機制,突破關鍵技術,提升核心競爭力。2023年國軒高科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4.57%。

  技術革新提速的同時,在中國的版圖上,新能源汽車産業生態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長三角形成新能源汽車“4小時産業圈”;珠三角崛起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京津冀共鑄“一條鏈”,協同共造“未來之車”……

  在不久前閉幕的北京車展上觀察了解到,中國新能源汽車及産業鏈企業正與全球車企共享發展紅利。“我們用的電池來自位於德國的寧德時代工廠。”保時捷CEO奧利弗·布魯默在車展上説,他還與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深入探討了電池品質與産品開發。

  同時,健全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是支撐新能源汽車高品質發展的充分保障。如今,我國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已基本覆蓋了大多數農村地區。

  今年“五一”期間,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渚口鄉大北埠村民倪煌鑫開電車返鄉,發現村裏的供電所已經安裝了充電樁。“確實沒有想到,現在充電樁都建到山裏的鄉村了!”倪煌鑫説,要是想安裝家用充電樁可以聯繫供電公司即刻上門,開電車回來完全沒有後顧之憂。

  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4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 961.3萬台;2024年1-4月,樁車增量比為1:2.5,充電樁建設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需求。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説,當前,汽車産業的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正加速融合,汽車的能源動力、生産製造和消費使用方式面臨重塑,新的産業生態和競爭格局正加速形成。

  躍變:智啟未來

  “Hi,Simo,開門”“鎖車”站在極越01車外,人與車輛AI智慧助手順暢進行對話,搭載百度文心一言的AI不僅能“聽懂”,還能分辨主人的聲音。

  AI大模型“上車”、飛行汽車嶄露頭角、混動技術走向“下一代”……今年北京車展上,中國企業向業界展現“未來”:華為盤古、百度文心一言、科大訊飛星火等AI大模型紛紛“上車”亮相,小鵬汽車、廣汽、吉利、奇瑞爭相佈局“汽車+飛行”新模式,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

  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車企聚焦汽車市場“變道”機遇,不斷突破核心技術,更瞄準“未來賽道”,將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先進經驗傳遞到全球。

  近日,上汽集團發佈的“硬核”DMH超級混動技術,實現了行業首創的電能、機械能、化學能、熱能統一控制,將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普及。

  “品牌向上要做好內功,技術創新是核心。”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副院長仇傑介紹,聚焦晶片、作業系統等技術領域,上汽每年在自主開發領域投入超200億元,接下來,將推出面向量産的L3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值得關注的是,不少中國本土車企正在實現核心技術和資本的“反向輸出”,將“中國經驗”和“綠色未來”帶向全球:

  上汽與奧迪的合作中,上汽將進行智慧網聯等軟體方面的技術輸出,未來,基於雙方合作開發的智慧數字平臺,新品上市週期將縮短超30%;大眾汽車集團與小鵬汽車宣佈將共同開發針對中國市場的CEA電子電氣架構,小鵬汽車電子電氣架構領域的領先技術也將“唱主角”。

  從十多年前中國汽車出海“虧本賺吆喝”,到如今中國新能源汽車“以本定價”;從汽車出海“單打一”,到現在比亞迪、奇瑞等企業投入自有汽車滾裝船實現“國輪國造、國車國運”,再到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企業進行的産業鏈和技術輸出,來自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綠色經驗”也將駛向全球,共創地球村的“科技未來”與“綠色未來”。(吳慧珺 高亢 周蕊)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