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汽車智慧駕駛技術及産業發展白皮書》發佈
2025-07-09 09:55:01來源:人民網責編:田蜜

  近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清華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發佈《汽車智慧駕駛技術及産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據介紹,白皮書旨在為産業厘清發展思路、明確責任邊界、構建可信賴的安全體系,共同護航中國智慧網聯汽車産業邁向可持續、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

  安全是智慧網聯汽車發展的生命線。據介紹,白皮書提出了“以人為本”的安全價值觀升級路徑,並提出涵蓋“全時速、全方向、全目標、全天候、全場景”的全域安全理念,即智慧駕駛系統需要在各種複雜、多變的現實環境中,都能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在關鍵的安全策略上,白皮書指出應將自動緊急制動(AEB)優先於自動緊急轉向(AES)的啟動,在此安全框架下,AES系統需執行更嚴苛的防誤觸標準。

  基於“安全優先”的技術理念,白皮書從車端硬體、車端演算法、雲端數據倣真與模型訓練等多方面提出安全設計建議。例如在汽車感測器設計方面,白皮倡導多感測器融合感知方案。整合攝像頭、鐳射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等多種異構感測器,實現對周圍環境的全面精準感知,通過各感測器優勢互補,增強對於環境、天氣的適應能力,提升系統在複雜行車場景下的表現。

  同時,白皮書提出,在軟體和演算法層面,海量真實場景數據的驅動不可或缺。通過構建數據閉環,對系統進行持續的迭代訓練與優化,始終將安全置於最高優先級,確保為用戶提供可靠的智慧輔助駕駛體驗。

  業內分析認為,當前,智慧駕駛産業正從封閉式創新轉向協同化發展,唯有全行業協同發力、共建開放共享的産業生態體系,才能推動整個行業實現更高品質的可持續發展。據介紹,華為作為聯合發佈單位之一,在推動生態協同方面扮演著賦能者角色,開放自身在“晶片、硬體、軟體、雲服務”等領域的全棧能力,為産業鏈夥伴提供技術支撐。同時,開放合作的模式也體現在關鍵的感測器融合技術上,例如推動鐳射雷達與4D毫米波雷達等不同技術路線的互補協作,逐漸形成更優的感知解決方案。

  據了解,針對消費者“看不懂技術參數、分不清功能邊界”的認知困境,白皮書發起智慧駕駛測評體系倡議,旨在通過標準化的評價框架幫助用戶建立理性認知。該體系覆蓋高速領航、城區複雜路況、泊車等多元場景,從安全性、舒適性、可靠性等維度設置評價指標,量化智慧駕駛系統的實際表現。(焦磊)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