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中國新能源汽車如何逐“新”提“智”
2025-07-18 08:58:05來源:新華網責編:田蜜

       原標題:年中經濟觀察丨中國新能源汽車如何逐“新”提“智”——中國經濟年中觀察之二

  翻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佈的“半年報”,新能源汽車産業表現亮眼——産銷量雙雙突破690萬輛,同比增長均超過40%,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出口實現75.2%的增幅。

  不止于一組組躍動的數字,汽車産業的蓬勃活力更藏在高效的生産節拍和持續煥新的科技中……這個夏天,記者赴一線調研,探尋産業發展的趨勢,感受逐“新”提“智”的脈動。

  創新涌現,激發産業活力

  機械臂帶動大大的“照相機”,環繞汽車車身仔細查看;漆面上難以察覺的微小瑕疵被精準捕捉並完成3D重建,同步在展示屏上顯示。

  7月16日,在北京開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湖南視比特機器人有限公司的新産品吸引眾多參觀者駐足。

  “這是我們自研的漆面缺陷檢測與磨拋修復系統,通過AI計算成像及AI質檢技術,外觀缺陷檢測精度可達0.15毫米,目前已實現深度應用。”公司研發工程師葛俊輝説。

  讓創新紮得更深,推動每個細節提質,是當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寫照。

  行走在汽車産業一線,這樣的感受更為明顯。

  這裡有AI對生産流程的賦能——

  走進賽力斯超級工廠,1600多臺智慧終端與3000多台機器人協同運作,生産自動化率達到100%;在長安數智工廠的總裝車間內,機械臂和高節拍重載AGV協同配合,一輛輛不同顏色和配置的車輛依次下線……

  “借助雲端生成的生産線模板,訂單需求與生産任務實現無縫對接。”長安汽車數智工廠總經理吳克志介紹,這座全域5G的AI柔性製造超級工廠廣泛應用了40余項先進技術,讓生産更智慧、更低碳、更高效。

  這裡有對市場的洞察、對性能的追求——

  如果家在東北地區的電動車用戶,既希望電池有好的耐低溫性能、又能有不錯的續航和快充能力,應該怎麼辦?

  在鏈博會寧德時代展臺,系統工程師陳柏松給出了答案:“通過一個電池包組合兩種電池,可以得到綜合性能更優的産品。這就是我們創新推出的驍遙雙核電池,目前已與多家主機廠達成合作。”

  從電池、作業系統到智慧座艙,精準捕捉用戶需求,産業鏈上創新迭出。

  “依託全球最大汽車消費市場優勢,中國形成了技術與市場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在這裡,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相關企業能夠快速驗證創新方案,使得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持續涌現。”賽迪研究院汽車産業研究中心總經理張業佳説。

  開放合作,共享“鏈”上機遇

  一邊是原産自澳大利亞的鐵礦石,一邊是全新自研集成7項超高、特超高吉帕鋼應用的一體式白車身。在第三屆鏈博會現場,全球礦業巨頭力拓與中國寶武聯袂亮相、“上新”解決方案,讓人們直觀感受到汽車産業鏈緊密協同的脈動。

  今年以來,汽車産業開放合作邁出新步伐——

  供應商與主機廠互融互嵌。寧德時代在賽力斯超級工廠的兩條CTP2.0高端電池包産線正式投産,在“廠中廠”模式下,産線緊鄰整車裝配線,電池可以做到“即産即裝”;小鵬汽車與華為聯合研發推出車載AR-HUD,讓前擋風玻璃化身“智慧第一屏”,不斷優化用戶駕乘體驗……

  “産業鏈協同有助於整合各方技術優勢,加速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創新。”小鵬汽車副總裁陳涵説,向著“技術共研、生態共建”的模式升級,小鵬通過建立“研發投入—技術突破—生態反哺”的價值閉環,實現了與合作夥伴的深度互利共生。

  産業鏈上下游緊密相連。專為中國道路打造——7月15日,寶馬宣佈與中國科技企業北京初速度科技有限公司(Momenta)合作,聯合開發面向中國市場的新一代智慧駕駛輔助解決方案。

  “這不僅履行了寶馬本土合作創新的承諾,更是我們在活力迸發的中國智慧網聯汽車市場鞏固自身地位的努力。”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翔説,中外企業應更好合作探索技術路徑,利用互補優勢推動協同創新和變革性突破。

  高效的創新生態持續構建。在湖北,東風汽車牽頭成立了省級車規級晶片創新聯合體,聯合40余家企業及高校,成功量産高性能車規級MCU晶片DF30。

  “我們與超過300家合作夥伴共建了12個産業創新聯盟,推動整體創新效能不斷提升。”東風汽車採購管理部副總經理徐斌説。

  車企開放創新中心共研共創、零部件商整合上下游協同研發、産學研用加速融合……正是因為開放合作,汽車産業的創新效率進一步提升,産業的韌性不斷加強,提質升級效果顯現。

  健康發展,堅定“品牌向上”

  切實規範新能源汽車産業競爭秩序——7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針對該産業領域出現的各種非理性競爭現象作出一系列部署。

  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格局加速重構,汽車行業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內卷式”競爭讓行業盈利狀況持續承壓,“增量不增利”的困境亟待突破。

  數據顯示,2025年前5個月,汽車行業利潤率4.3%,相對於下游工業企業利潤率5.7%的平均水準,仍然偏低。

  針對行業出現的問題,有關方面及時出手——

  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加大汽車行業“內卷式”競爭整治力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倡議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電動汽車電池新國標發佈,要求升級為不起火、不爆炸;車企需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不得誇大和虛假宣傳;擬出臺標準規範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一系列政策舉措釋放加力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的積極信號。

  當下,重塑市場秩序初見成效——

  多家車企負責人重申堅決反對“價格戰”,強調以苦練“內功”破除“內卷”;17家重點汽車企業承諾對供應商“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相應行動持續推進;一些車企主動調低銷量目標,放棄野蠻增長……

  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盧放表示,企業創新需實現四大躍升:技術賦能從“比拼參數”轉向“創造價值”,管理升級從交易關係轉向夥伴共建,品牌塑造從單次消費轉向長期信賴,開放發展從産品輸出轉向品牌引領。

  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成績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汽車行業應有長期主義戰略,真正的競爭優勢源於價值創造,已然成為全行業的共識。

  “多比一比品牌,多比一比創新。我們都是中國汽車人,我們都有把中國汽車做強、做大、做長久的責任。”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同躍説。

  “新能源汽車不能只做‘量的冠軍’,更要成為‘質的標杆’。只有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驅動,中國汽車才能真正贏得未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説。(唐詩凝、金地、竇世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