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馮興亞:變革驅動 再造新廣汽
2025-07-14 11:41:3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田蜜

  7月10-12日,2025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辦。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與會表示,廣汽已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全力打響關乎未來的“三大戰役”。

馮興亞:變革驅動 再造新廣汽  位置:人物+移動端資訊_fororder_【6】馮興亞:變革驅動 再造新廣汽112

  在馮興亞看來,用戶需求是汽車産業演進的核心變數。無論行業的變局、還是廣汽的變革,共同的底層邏輯都源於用戶需求的快速演變。

  以客戶為中心一直是廣汽集團的信仰。2005年,面對國內用戶對高品質民族汽車品牌的消費需求,廣汽在番禺召開“長隆會議”,開啟了自主品牌的“第一次創業”。20年過去,面對全新的用戶需求和市場形勢,去年集團總部搬遷到番禺,開啟了自主品牌一體化運營的模式,力求更加高效響應用戶。這標誌著再造新廣汽征程的啟航。

  隨著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的興起,用戶需求發生了根本變化,汽車已成為承載個性和情感的移動夥伴。深刻理解並精準滿足用戶的情感需求、提供情緒價值,已經成為當前汽車産品定義和開發的核心競爭力。忽視情緒價值的汽車産品,即使功能很強大,也難以在市場上脫穎而出。“過去一段時間,我一直在反復思考:廣汽如何‘堅守好自己的堅守’、為客戶提供安心可靠的功能價值;與此同時,又能夠打造真正讓用戶心動、讓客戶激動的情緒價值?答案是初心不改,路徑要變。”馮興亞強調,廣汽既要堅守自己的原則,確保汽車安全和功能價值底線;同時,更要全面提升對客戶需求的洞察能力、重構用戶運營體系,擁抱和滿足用戶核心需求,著力打造情緒價值。因此系統引入了DSTE(開發戰略到執行)、IPD(集成産品開發)、IPMS(集成産品行銷與銷售)流程體系,以“以用戶為中心”推進全面變革。

  當下,廣汽已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全力打響關乎未來的“三大戰役”。第一是打好用戶需求戰,構建精準高效的大研發體系。“只有用戶才能給出真答案”,廣汽重構了産品、造型、整車、平臺技術等資源及相關配套職能,構建了“從用戶洞察為起點到産品交付”的廣汽大研發體系,確保車型開發在滿足功能價值基礎上,精心鍛造讓客戶心動的情緒價值。

  經過充分的洞察和分析,並基於過去十年的技術積累,廣汽快速調整了車型和技術路線佈局,迅速投入新産品。從今年開始將持續導入多款增程和插電車型。8月,昊鉑HL增程版將正式上市交付。針對未來個性化消費市場,廣汽以核心科技創新為支撐,針對性強化性能長板,充分發揮廣汽在電驅領域的技術優勢,基於昊鉑SSR超跑的積累,大力提升産品的加速性能,使家用産品的加速性能可以邁進5秒和3秒大關。與此同時,基於用戶對經濟性的高要求,以1度電行駛12公里為目標,強力攻關極致電耗。

  其次是打好産品價值戰,以科技與安全強化品質競爭力。在新能源上半場競爭中,依託持續的高強度研發投入,廣汽掌握了高安全彈匣電池、夸克電驅、超級快充、第三代混動系統等新能源領先技術。面對智慧化下半場,實現了智慧輔助駕駛城區NOA在昊鉑、傳祺、埃安的全面搭載,今年會下線首款前裝量産L4高度自動駕駛車型。此外,高算力星靈電子電氣架構、“基於生成式AI端到端架構”的智慧駕駛輔助系統、“端雲一體大模型智慧體”以及智慧底盤域控等核心智慧技術均已實現量産,將全面提升産品價值體驗。

  同時,廣汽堅持安全是不可妥協的底線,發佈了“廣汽星靈安全守護體系”,構建了全鏈路安全研發、全域安全技術、全時安全保障,為八大關鍵系統配備雙冗余設計,堅持以雙倍成本守護用戶無價的安全。還與華為、寧德時代、滴滴等科技巨頭深入合作,持續以科技創新和極致質價比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

  第三要打好服務體驗戰,重構用戶信賴滿意的行銷體系。廣汽正在全面導入IPMS(集成産品行銷和銷售)體系,以此為核心,全面深化 “直聯、直服、直營”的“行銷金三角”客戶新體驗。為了構建“以客為尊”的行銷服務一體化流程體系,重新梳理了服務流程,全面導入NPS(顧客凈推薦值)指標管理評價體系,確保店端和全體銷售服務人員更加專注客戶體驗和滿意度的提升。

  變革驅動,再造新廣汽。馮興亞表示,去年年底,廣汽集團正式開啟三年“番禺行動”,計劃通過四大改革舉措,五大保障,在2027年實現自主品牌佔集團總銷量60%以上,挑戰自主品牌銷量200萬輛(其中海外市場50萬輛)。以“番禺行動”為引領,推進自主品牌研産銷一體化運作、構建大研發體系、導入IPD全面變革産品開發流程,實施幹部競聘上崗等一系列改革舉措,總體目標就是要真正擁抱用戶需求、更加精準高效滿足用戶、提升客戶體驗。通過轉型、變革、重構打贏“用戶需求、産品價值、服務體驗”三大戰役,實現廣汽二次騰飛。(文/楊曉紅 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