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家汽車行業上市公司整體營業收入1.95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33%;整體凈利潤835.6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96%,汽車行業收入增長速度大於凈利潤;上市公司總市值5.18萬億元,總體漲幅24.52%。總體來看,2025年上半年,301家汽車行業上市公司在整體營收、整體凈利潤以及總市值三大重要指標上均呈現同期增長態勢。
市值飄紅新能源轉型、細分龍頭成利器
綜觀實現市值上漲的256家企業,其共同點首先體現在聚焦新能源與智慧化賽道。
比如佈局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的比亞迪,總市值為10038.97億元,漲幅達到28.20%;北汽藍谷,總市值為492.70億元,漲幅達到10.50%。佈局智慧駕駛的德賽西威,總市值為705.51億元,漲幅達到28.20%;佈局汽車電子的伯特利,總市值為289.25億元,漲幅達到6.95%。佈局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富特科技,總市值為56.93億元,漲幅達到35.20%;佈局電驅動系統的精進電動,總市值為53.12億元,漲幅達到105.01%,反映出市場對新能源轉型的明確偏好。
與此同時,業績增長與盈利改善支撐著企業估值的提升,多數企業收入或利潤實現正向增長。比如,賽力斯上半年營收624.02億元,雖同比下滑4.06%,但凈利潤為29.4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81.03%;伯特利上半年收入51.64億元,同比增長30.04%;利潤5.22億元,同比增長14.19%。
值得關注的是,細分賽道的龍頭企業表現相當突出,如汽車玻璃賽道的福耀玻璃市值1695.69億元,漲幅8.40%,凈利潤同比上漲37.33%;車燈賽道的星宇股份市值345.90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8.88%;齒輪賽道的雙環傳動市值316.45億元,漲幅21.95%,展現出細分領域護城河對市值的拉動。
收入“漲”聲一片出口與産業集群成“神助攻”
2025年上半年,301家汽車行業上市公司中218家收入實現增長;整體營業收入1.95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33%。
細看之下,這些收入實現增長的企業不少都受益於汽車行業整體增長帶來的機遇,以及中國汽車出口延續高景氣度,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比如福田汽車2025年上半年海外業務銷量達到7.85萬輛,同比增長7.3%,佔整體銷量的近24%,説明企業能夠借助行業發展大勢,通過拓展海外市場實現收入提升。
産業集群區域更利於孕育收入增長企業,浙江、江蘇和廣東等地的汽車行業上市公司數量最多,這些地區産業集群效應明顯。如浙江的寧波華翔、江蘇的伯特利等企業,依託當地完善的汽車産業鏈、豐富的産業資源、便捷的供應鏈配套以及良好的産業發展環境,降低成本、提高生産效率,從而實現收入增長。
而且,這些企業多擁有優質且多元化的客戶群體。如愛柯迪基本實現新能源汽車三電、智慧等系統鋁合金高壓壓鑄産品全覆蓋,客戶涵蓋眾多知名車企;中策橡膠在輪胎領域,與大量汽車廠商建立合作關係,同時拓展替換市場客戶,穩定的客戶資源保證了訂單量和收入增長。
車企利潤逆襲 跳出“規模怪圈”玩出新花樣
2025年上半年,301家汽車行業上市公司155家利潤實現增長;整體凈利潤835.6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96%。這些企業的共同之處,在於跳出了“以規模換利潤”的傳統邏輯,利潤增長不再依賴單一維度的突破。
賽力斯的利潤增長堪稱“結構優化驅動”的典範。2025年上半年,其營業收入雖同比微降4.06%,凈利潤卻逆勢大增81.03%,核心密碼在於産品矩陣的高端化升級。問界M9、M8等車型均價突破40萬元,較傳統車型毛利率提升近10個百分點。這種結構性突破並非偶然,賽力斯通過“魔方平臺”實現技術模組化復用,同一套智慧駕駛和座艙系統可適配多款車型,研發邊際成本降低30%以上。在成本端,與華為聯合採購核心零部件使供應鏈成本下降8%,疊加重慶基地智慧化改造後生産效率提升20%,最終在銷量未顯著增長的情況下,實現了利潤的跨越式增長。
福田汽車則走出了“出海放量+成本控制”的雙輪驅動路徑。其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87.57%,海外市場的突破功不可沒。通過在泰國、南非佈局散件組裝工廠,福田重卡實現了本地化生産,不僅規避了貿易壁壘,還將海外運輸成本降低40%。針對不同市場的需求差異,福田實施“一國一策”策略:在歐洲主推新能源環衛車,在南美聚焦重卡物流市場。國內市場方面,福田通過精益生産優化成本,發動機等核心部件自製率提升至70%,毛利率較外購模式提高5個百分點。
賺錢能力哪家強?零部件企業贏麻了
2025年上半年,301家汽車行業上市公司211家ROE大於2%。ROE凈資産收益率,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核心財務指標之一,反映了企業運用股東投入的資本創造利潤的效率。ROE越高,説明企業用股東的錢賺錢的能力越強,是判斷其盈利品質和長期競爭力的重要參考。
可以看到,零部件企業尤其是核心部件ROE顯著高於整車製造企業,因前者受市場競爭和價格戰影響較小,且可通過多客戶供貨分散風險。如專注于汽車底盤系統及智慧駕駛系統相關零部件的伯特利ROE 7.73%、從事汽車金屬部件輕量化相關零部件的萬豐奧威ROE 6.94%,均高於多家整車企業。
高ROE企業中民營企業數量佔優,決策效率高,對市場需求響應快,尤其在技術創新和客戶服務上更具彈性。如愛柯迪在市場拓展方面,積極綁定新能源汽車産業鏈核心客戶,已進入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等主流新能源車企的供應鏈,同時為寧德時代、匯川技術等核心零部件企業提供配套。通過深度參與客戶的早期研發環節,形成“聯合開發”模式,不僅增強了客戶粘性,還能提前佈局下一代産品的技術儲備,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的趨勢下,穩固了自身的市場份額,為ROE的穩定提供了支撐。
與此同時,高ROE企業多為細分領域龍頭,市場份額持續向頭部集中。如福耀玻璃的全球汽車玻璃市佔率超過30%、濰柴動力的重卡發動機市佔率也超過30%,此類頭部企業通過規模效應和技術壟斷鞏固優勢。
2025年上半年汽車行業上市公司的表現,既表明瞭新能源與智慧化轉型的不可逆趨勢,也凸顯出技術創新、成本優化在行業變革中的韌性與潛力。未來,聚焦核心賽道、持續鍛造內生競爭力的企業,有望在新一輪增長中佔據更有利位置。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