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2025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IAA Mobility專場)在德國召開
2025-09-12 17:32:48來源:人民網責編:楊蕓菲

  當地時間9月10日,2025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IAA Mobility專場)在慕尼黑會展中心成功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China-SAE)、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與世界新能源汽車發展組(WNEVDO)組織召開。

2025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IAA Mobility專場)在德國召開  位置:資訊_fororder_【1】2025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IAA Mobility專場)在德國召開156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穆希雅(Hildegard MÜLLER),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公使翟謙,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侯福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付炳鋒及來自中德汽車産業界14位領袖出席了本次會議。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傳播、活動與市場負責人Simon SCHÜTZ,世界新能源汽車發展組織秘書長張旭明共同主持了全體大會。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穆希雅(Hildegard MÜLLER),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公使翟謙,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侯福深發表致辭。

  穆希雅表示,中德汽車産業正通過深度協作應對全球挑戰,共同引領電動化與智慧化技術革命。2025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IAA Mobility專場)的成功舉辦以及多達116家中國企業參展本屆IAA MOBILITY展會,彰顯了兩國汽車産業合作的深度與廣度。德國汽車工業憑藉其百年積澱形成的全球化佈局優勢,與中國汽車産業迸發的創新活力形成完美互補,這種深度融合已構建起兼具技術縱深與市場廣度的産業生態圈。雙方在電動化、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實質性合作,為全球汽車産業可持續發展樹立標杆,其示範效應將加速推動全球交通領域的綠色轉型與産業升級。

  翟謙指出,中德汽車産業鏈深度套嵌,互利共生。去年,中德雙方首次啟動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對話合作機制,在自動網聯駕駛、數據跨境流動等方面深化合作。“中國創新活力”與 “德國精工實力”的雙向奔赴,將成為能突破技術壁壘、優化全球供應鏈、引領綠色轉型的強大合力。雖然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強,但中國仍將堅定對外開放政策,也希望通過本次會議的召開敦促歐盟與中方通過談判妥善解決電動汽車爭端。未來,中國願與德國立足已有根基,凝聚發展共識,共同應對風險挑戰,把握時代機遇,開啟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新篇章,為世界經濟穩定增長作出貢獻。

  侯福深表示,回顧歷史,中德汽車産業合作成為全球汽車産業攜手共進、合作共贏的典範。當前,人工智能、清潔能源為代表的前沿技術正加速重塑全球汽車産業,低碳化、電動化、智慧化深度交叉融合成為産業主要發展方向。在未來,把握技術發展趨勢、合理選擇技術路線、高效整合跨領域創新資源,構建有競爭力的創新生態將成為我們共同面臨的挑戰。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將繼續為中德兩國汽車産業界、科技界搭建交流合作的橋梁,就汽車科技發展戰略、連結創新資源構建生態提供支撐;進一步深化汽車科技戰略研究的國際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未來發展方向。

  會上,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Oliver BLUME,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Ola KÄLLENIUS,寶馬集團全球董事長Oliver ZIPSE,博世智慧出行集團全球董事會成員、銷售和客戶負責人Andreas DEMPF,長安汽車副總裁Klaus ZYCIORA,理想汽車副總裁、德國研發中心負責人劉強,德賽西威執行副總裁何志亮,芯馳半導體國際汽車業務總經理王詩廷,地平線副總裁、戰略部&智駕産品規劃與市場部負責人呂鵬分別圍繞數字化轉型與人工智能等議題做專題演講。

  採埃孚集團首席執行官Holger KLEIN,中創新航德國公司副總裁Sebastian WIDER,黑芝麻智慧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劉衛紅,車淩科技CTO劉曉貝參與主題為産業鏈供應鏈跨國協同的圓桌討論。

  與會代表深入交流,達成廣泛共識,將攜手助力全球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同時,將於9月27日在海南舉辦的第七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期待再聚海南共謀綠色低碳智慧發展,助力交通領域碳中和。(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