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0日舉辦的華為乾崑生態大會上,東風汽車與華為乾崑聯合打造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奕境”正式發佈。這是首個汽車央企與華為深度合作孕育的全新汽車品牌,雙方首度開創行業全新的合作模式,聯合定義、聯合開發、聯合辦公,強強聯合集中雙方優勢資源,瞄準高品質家庭用車市場,打造全新“奕境”品牌。東風奕派汽車科技公司總經理汪俊君透露,“奕境”是雙方一個團隊、百億投入、三年深耕的戰略成果,是雙方毫無保留的傾力之作。
生態大會品牌發佈
“安全 智慧 共創” 為家庭用戶造最好的車
“奕境”是東風第一個用戶深度參與共創的品牌。其命名源於萬千用戶的智慧集合,經過層層創意、投稿與票選最終確定,充分彰顯“以用戶為中心”的品牌理念。汪俊君現場介紹,“奕”代表盛大光明的美好,“境”寓意智慧的境界和空間,“奕境”是超越邊界、引領智慧汽車的未來之境,也是從容自信、實現萬千用戶的嚮往之境,更是向光而行、不斷突破自我的人生之境,承載著用戶的嚮往與品牌的目標。
當前,中國汽車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巨變,中國用戶正在定義新的出行方式,從過去的出行功能需求,轉化為智慧出行夥伴。奕境以“為家庭用戶造最好的車”為使命,品牌價值圍繞三大核心展開:以“安全至上”打造業界領先的硬核安全堡壘;以“智慧領航”打造“有思想、會學習、能進化”的智慧生命體,推動車輛從“出行工具”向“全場景智慧夥伴”升級;以“開放共創”理念,聯合華為乾崑與萬千用戶共同打磨完美産品,打造高階智慧出行體驗。
全新深度合作模式 “雙核驅動”含華量拉滿
東風與華為的合作被網友戲稱為“東華帝君”,“奕境”的硬核實力也源自於此。雙方集中優勢資源,投入百億資金,一個團隊辦公,讓“奕境”從誕生之初就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
共創賦能層面,華為全面開放産品開發和運營體系能力,和東風共同完成從産品定義、産品設計到研發、供應鏈、生産製造的全鏈條深度協作。華為將全套IPD/IPMS運作機制、全流程品質管控標準及全球化供應鏈管理經驗全面賦能“奕境”,華為最新一代乾崑智駕、鴻蒙座艙等技術成果,以及乾崑車控、車載光、車雲等全棧智慧解決方案,都將成為“奕境”的智慧技術護城河。
製造底蘊方面,東風則注入了基於6000萬用戶的出行需求洞察,以及56年在整車製造、底盤操控、全産業鏈的深厚底蘊積累,併為“奕境”打造了行業最領先的超級智慧工廠。在産品細節打磨上,團隊更是精益求精:電池基於零起火的管控目標開發,為家人打造最安全移動城堡;大燈造型上0.5毫米的差異就打磨了20多版方案,以極致標準築牢産品品質根基,力爭成為追求高品質生活家庭用戶的首選。
攜手再創新境 中國智造的“雙向奔赴”
回顧15年的合作歷程,雙方積澱了堅實而深厚的根基。早在2010年,東風與華為就已經在智慧化領域開展合作。2018年,雙方首次簽署戰略協議,佈局智慧網聯電動汽車技術,隨著合作進入深度融合階段,接連在東風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上取得亮眼的成績。2023年,東風和華為再次攜手,將雙方深度合作升級到2.0版本,打造“奕境”品牌。以共同探索智慧化為起點,從自主板塊到合資領域,從聯合研發到管理融合,東風是與華為合作歷史最久、範圍最廣、模式最多、程度最深、成果最豐的車企之一。
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慧終端提供商,擁有智慧汽車領域軟、硬、芯、雲等核心技術,打造了以“乾崑智駕”和“鴻蒙座艙”為核心的智慧化解決方案。華為乾崑以領先的智慧化部件和解決方案,正引領中國汽車産業産品向上、品牌向上,加速智慧化的普及。
東風汽車作為中央直管的特大型央企,擁有56年造車經驗,是引領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東風汽車強大的體系能力,在整車開發與製造、整車架構和動力系統、供應鏈管理、品質管控等核心領域擁有深厚積澱。承襲東風全數字化、高拓展性的量子架構,融合馬赫動力、悅享智慧等領先技術,奕境在整車安全、駕駛操控等領域具備行業領先水準。
當汽車央企的“國家隊”與最強“智慧引擎”雙向奔赴,“奕境”將打破智慧車市場現有格局,以“家庭用戶真實需求”為核心重構賽道價值標準。它推動行業從“單點技術比拼”轉向“全場景體驗競爭”,為中國品牌在智慧領域樹立全新範本。
未來,奕境將聚焦目標市場,構建覆蓋多級別、多車型的豐富産品矩陣,首款車型計劃于2026年4月北京車展正式亮相,後續每年至少有1款全新車型上市。“奕境”的誕生,是“中國汽車製造+中國前沿科技”共探創新的生動縮影,將為消費者帶來更智慧、更可靠的高品質出行選擇,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助力中國智慧汽車産業加速向高品質、高智慧化方向邁進。(資料來源:東風汽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