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福建崳山島:擦亮“平安山海遊”金字招牌

2017-09-20 08:59:1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李勝蘭

  原標題:創新推行旅遊警務 建立閩東“邊警驛站”

  擦亮“平安山海遊”金字招牌

  福建崳山島:擦亮“平安山海遊”金字招牌

  崳山邊防派出所“邊警驛站”官兵在為遊客介紹旅遊路線。柴逸扉攝

  崳山島地處福建東南沿海,素有“海上明珠”“南國美玉”之稱。小島風光旖旎,有著“海中有島,島中落湖,天湖映月,草甸千頃”的絕美景觀,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慕名而來。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 “中國十大最美海島”之一。

  駐守這個美麗海島的崳山邊防派出所,立足遊客需求,延伸服務觸角,創新推行“旅遊警務”模式,建立閩東首個“邊警驛站”,把每名遊客的大事小情辦實做細,擦亮“平安山海遊”的金字招牌。

  “邊警驛站”,遊客遠方的家!

  波濤拍岸,鷗鳥翱翔。踏上崳山碼頭,不遠處一座原木色格調的“邊警驛站”十分搶眼。

  第一次來崳山島遊玩的浙江籍遊客王女士,走進“邊警驛站”就被這裡的服務設施所吸引,連連讚嘆:“在全國各地跑了很多景區,‘邊警驛站’還是第一次見,空間不算大,但服務很溫馨。”

  今年6月, 崳山邊防派出所建成“邊警驛站”並投入運行,不到20平方米的空間裏,設有遊客休息區、手機充電臺、照片印表機、應急醫藥箱、失物認領臺、旅遊諮詢APP等17個服務設施,隨時為遊客提供便捷服務。崳山邊防派出所教導員談嵩介紹説,“邊警驛站”每個服務設施都是根據遊客的需求量身定做的,很多“驢友”管它叫“旅遊服務大管家”。

  在“邊警驛站”的留言墻上,遊客的萌照琳琅滿目,照片上還留有遊客寄語。其中一句:“邊警驛站,就是遊客遠方的家!”讓官兵們倍感欣慰。

  “邊警驛站”成立至今,已接待遊客1.3萬餘人次,為遊客排憂解難365個,接收遊客留言、短信、微信讚譽89條,實現了服務遊客“零距離”、服務時間“零延誤”、服務態度“零投訴”。

  平安旅遊,用腳走出來的!

  在“邊警驛站”,官兵們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每天晚上巡邏回來,都要打開手機“微信步數”比一比。所長陳峰説:“在島上,官兵巡邏靠的是兩條腿,微信步數代表的就是工作量。一天下來,有的官兵可超過4萬步,低於2萬步的都會被大家拿來調侃。”

  近年來,隨著崳山旅遊的蓬勃發展,各地往來遊客與日俱增。每逢旅遊“黃金期”,日遊客量達5000多人。然而,崳山島面積小,食宿、交通等基礎設施跟不上,因插隊乘車、爭搶餐位、哄抬物價引發的矛盾糾紛也隨之增多。崳山邊防派出所副教導員劉冰説:“別人是喜歡過節,而我們是害怕過節。一過節,涉及遊客的糾紛就多,雖然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處理不好就會鬧出事情來。”

  除了化解矛盾糾紛外,崳山邊防派出所立足景區治安特點,創新“腳板+平板”防控模式,在“邊警驛站”建立集指揮、研判、預警、巡查和監督于一體的勤務指揮室,把防控觸角延伸到景區的每個碼頭、每條街道。如今,官兵坐在值班室輕點滑鼠,景區情況即可盡收眼底,警情處置更加精準迅速。

  聯動救助,遊客有了“護身符”!

  作為軍民融合救助隊的第一批隊員,35歲的蘆竹村漁民林祖應已有7次配合邊防官兵參與救援的經歷。

  去年國慶節期間,一名來自上海的江姓遊客吃過晚飯,獨自一人在景區散步,由於越過景區設定路線,步入手機信號盲區,到當晚9時20分仍聯繫不上。接警後,副所長曹長沙立即啟動軍民融合救助機制,發動島上8名群眾上山搜救。一路上,熟悉地形的林祖應領著搜救隊員爬山路、破荊棘,連續奮戰8個多小時,最終在天鵝山背面山坡找到失聯遊客。

  林祖應説,現在軍民融合救助隊已是家喻戶曉,哪有險情,這支隊伍就會出現在哪。據了解,崳山軍民融合救助隊成立至今,已救助和轉移受困遊客3000余人,景區未發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和亡人事故,救助隊的電話號碼被譽為遊客的“護身符”。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