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晨):9月21日,2017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遼寧行走進了科爾沁沙地南緣——阜新市彰武縣,了解彰武六十餘年的治沙歷程,感受彰武縣由荒漠變綠洲的驚人變化。
幾十年前,地處內蒙古科爾沁沙地的彰武,沙化面積達到524.2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96%,佔全省沙化面積總量的四分之一,是遼寧省最大的風沙區。建國以來,遼寧省沙區人民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林業科技工作者和人民群眾共同努力,固沙造林,植樹種草,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彰武縣沙漠變綠洲
經過幾十年的埋頭苦幹,固沙所填補了中國灌木固沙史的空白,打造出中國第一片樟子松人工林,將茫茫沙海變成蒼翠林海,為我國三北地區生態建設提供了防沙治沙、固沙造林的成功經驗。隨著防護林體系的建立,全縣平均風速由50年代的3.4米/秒,降到1.9米/秒,揚沙天氣由過去的40天減少到18天,風沙侵害得到有效遏制。森林覆被率由2001年的23.3%增加到2009年的34.5%,九年間凈增11個百分點。
在生態彰武的建設進程中,全縣上下實施以防沙治沙、退耕還林、千萬畝經濟林為重點的多項生態工程建設,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全縣上下先後實施了以防沙治沙為目標的退耕還林(草)、“三北”防護林、遼西北邊界林、省坡耕地造林綠化、阜新市200萬畝荒山荒坡造林、遼西北草原沙化治理等生態建設項目。2006-2014年,阜新累計完成治沙造林面積126.5萬畝,完成遼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圍封)工程面積31.4萬畝。各項工程的實施,有效地控制了科爾沁沙地南侵,保護了以瀋陽為主的中南部城市群生態安全。
一代代彰武人在殫精竭慮致力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逐步把彰武建成我國北方林業資源的富集區。如今,彰武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樟子松苗木繁育基地,成為“全國重要的板材傢具加工製造基地”,成為集“林”寶地。全縣現有林地面積210萬畝,林木蓄積量已達375萬立方米,林價近20億元,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綠色銀行”。與此同時,林業産業不斷優化,全縣進一步加大商品林、工業原料林和特色經濟林建設力度,林産品加工、森林旅遊、森林食品、林木種苗繁育、林下種植等林産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