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日報網訊 陜西省西安市于3月18日舉行了首屆農民節。通過這一新的年度盛會慶祝該地區的農業傳統和創新,傳承農耕文化、發展現代農業、敬農愛農助農、推進鄉村振興。
首屆大西安農民節活動在西安何村拉開序幕。
大西安農民節鄉村振興戰略論壇于西安閻良區順利召開。
琳琅滿目的大西安特色農産品展示讓絡繹不絕的遊客與市民駐足。
大西安農民節是對該地區全面提升農民素質的需要,給農民一天法定休息日。首屆活動期間的亮點包括傳統的龍舞開幕式、民歌比賽、以繪畫和剪紙為特色的視覺藝術比賽、體育賽事以及展示當地最佳農産品的農場至餐桌烹飪體驗。
大西安農民節旨在通過更廣泛的增長戰略強調該地區對農村發展的關注。“三農”問題是指影響中國農村地區的農民、農村和農業面臨的發展挑戰。農業是西安的一個重要産業,2017年該産業農林牧漁業增長312.46億人民幣。近年來,西安在農業、農村、農民工作方面,按照“服務城市,富裕農民,優化生態”的目標要求,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確立糧食、蔬菜、果業、畜牧四大主導産業,實施了糧食高産創建、設施蔬菜擴建、特色果業增效、優勢畜牧提升、休閒農業拓展等五大重點工程,著力調整優化産業結構,以板塊化的發展思路,不斷提升産業聚集度。
西安在解決“三農問題”方面已經取得重大成果。從2017年到2018年,西安農業收入增長281.12億人民幣,農村地區人均收入增長8.8%。西安的農村發展舉措主要集中在三個關鍵領域:農民能力建設、振興農村和特種作物的品牌開發。許多農業教育機構資助培養農業人才。通過在村級和地區線上、線下建立公民服務中心,使公民資源更加便利。並在指定地區種植了一批特産作物品種,如鄠邑區葡萄區和周至縣獼猴桃區。
關於大西安農民節
大西安農民節發起于2017年,旨在為中國的“三農”問題亮起一盞燈,把西安建成農村和農業發展的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