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中國太保:用數字化持續提升保險供給能力

2018-04-02 11:28:22  來源:東北新聞網  編輯:李勝蘭

  3月30日,中國太保(SH601601)公佈2017年年度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末,集團客戶數達11,553萬,較去年末增長1,109萬;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198.09億元,其中保險業務收入2,816.44億元,同比增長20.4%;集團凈利潤為146.62億元,同比增長21.6%;集團內含價值2,861.6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4%,其中集團有效業務價值1,344.1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2.7%。

  其中,太保壽險實現一年新業務價值267.23億元,同比增長40.3%;新業務價值率39.4%,同比提升6.5個百分點。太保産險綜合成本率為98.8%,同比優化0.4個百分點。集團投資資産總投資收益率達5.4%,同比提升0.2個百分點。

  亮麗的數據背後,是中國太保持續創新産品與服務,不斷增強保險供給能力:針對不同客群度身定制“更懂你”的精細服務,滿足了客戶日益增長的個性化保險需求,增強了客戶的保障“獲得感”。

  2017年,中國太保集團啟動“數字太保”戰略,以“創新數字體驗、優化數字供給、共享數字生態”為使命,以數字化應用産品為路徑,開發客戶端應用,建立業務和管理共享平臺,為客戶帶來直達、精準、簡單、個性化的數字化體驗。

  智慧營運 數字化服務貫穿保險全生命週期

  2017年,太保壽險提出了智慧營運的“四化”戰略,即客戶服務自助化、營運作業自動化、服務流程無紙化和數據應用智慧化。作為提供綜合保險服務的統一入口,“太平洋壽險”APP平臺一直在更新多種多樣的功能,以“趣活動”、“購産品”、“享服務”和“友消息”四大板塊為核心,推進業務線上線下融合。目前該APP註冊用戶數近1100萬,已累計為3000萬餘人次提供保險及各項增值服務。

  為了進一步將數字化滲透至保險服務的每個流程,太保壽險推出了長險電子保單,實現客戶投保、保單簽發、電子保單製作發送、客戶簽收和新技術回訪全流程線上無紙化操作,將以往紙質保單的11個步驟簡化為電子保單的4個步驟,將傳統長險投保至簽收紙質保單平均等待15天轉化為最快耗時僅6分鐘,該電子保單突破了時空限制,極大地提高了服務效率。

  此外,太保壽險還研發出了太e賠、e閃賠等全新理賠服務工具,太e賠依託神行太保、“太平洋壽險”APP、“太平洋壽險”微信服務號三大平臺,通過客戶自助報案、拍照上傳理賠資料,經後臺集中錄入、審核,賠款實時到賬,實現了客戶足不出戶、以指代步、輕鬆便捷的理賠體驗。

  新技術驅動 研發數字化産品終端

  太保産險結合自身實際和特點,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移動互聯等新技術驅動,整體推進數字化産品研發,持續提升客戶。

  2017年,太保産險研發了多個數字化終端平臺。例如打造“太夥伴”這一車商渠道專屬移動終端,覆蓋用戶24,189人,覆蓋率95.7%。另一應用“財富U保2.0”形成了集行銷工具、報價出單、風險查勘、客戶關係管理一體化的綜合性非車險展業工具,並建立了非車險標準化、體系化、場景化的移動報價、移動出單全流程業務模式。

  在後臺管理方面,太保産險不斷加強集約化基礎平臺建設,應用“數字承保”將承保作業從串列管理流程再造為並行管理,完成對CRM、車e保、太夥伴、新外網、太好創等工具的覆蓋。此外,太保産險研發的“移動行銷共享平臺”將實現車險部分的統一報價、投保、續保、文檔作業、支付、多産品組合保險方案、數據報表服務,“E農險運營管理平臺”則集成客戶管理、風險管理、運營管理、農事管理等功能。

  技術升級 引領保險科技爆發點

  2017年9月5日,中國太保集團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上海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中國太保?華為新技術應用實驗室”的基礎上,融合“太保的場景、華為的技術,專業的人才、專注的精神”,進一步鞏固和發揮聯合創新優勢,在數據中心與企業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數字化安全等領域加強合作,助力中國太保加速完成數字化轉型。同時,中國太保集團還利用華為企業雲解決方案對太保企業雲進行了優化升級,集團應用系統的響應速度得到大幅提升。

  在創新技術的驅動下,中國太保集團將為繼續消費者提供最貼心的服務體驗,推動並引領下一個保險産業爆發點。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