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任敏
昨天下午,1400多名北大77級、78級校友齊聚燕園。在為他們專門舉辦的入學40週年紀念大會上,作為唯一一名發言的畢業生代表,數學家張益唐分享了他的傳奇學術經歷。
他曾經“蟄伏”20多年,終於在數學研究的旅途中捧得桂冠。
張益唐是北大數學系恢復高考後的首屆學生,1978年入學,7年後赴美留學。在美國普渡大學讀博期間,因論文沒有發表,張益唐畢業後連個博士後的工作都沒有找到。
為了維持生計,最初六七年時間,他當過臨時會計、餐館幫手,還送過外賣。1999年後,張益唐來到新罕布什爾大學做助教、講師,邊教課邊思考有關數論的大問題。
2012年7月3日,張益唐在好友家做客時,突然找到了研究的突破口。
2013年4月17日,他向知名期刊《數學年刊》投遞論文。不到1個月,當今最頂級的解析數論專家亨利·伊萬尼克自曝審稿人身份,確認這是一個有歷史性突破的重要工作。
一夜之間,張益唐成名了。此後一個多月,他受邀到哈佛大學演講;《自然》在“突破性新聞”欄目裏,盛讚他的成果,並稱“一個數學界的重大猜想被敲開了大門”;《紐約時報》大幅報道他的成果。
張益唐在《數學年刊》上發表的文章《素數間的有界距離》,證明了存在無數多個素數對(p, q),其中每一對中的素數之差,即p和q的距離,不超過七千萬。
諾丁漢大學物理教師安東尼奧·帕蒂拉這樣形容這一成果的價值:假如在素數王國裏素數只能找鄰近的同類結婚,那3、5、7、11這種小素數找對象都很容易,但是素數越大,對象就越難找。根據張益唐的發現,素數和下一個素數的距離,應該小于或等於七千萬。孤獨的數字不會持續孤獨下去,對於“大齡光棍”素數而言,七千萬步之內,必有芳草。
2013年,北大數學系成立100週年,時任北大校長王恩哥在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中分享了張益唐的故事,從那時起,這個神秘的名字開始在北大學子中流傳。
2014年,張益唐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在獲獎感言中,他説:不要盲目崇拜權威,要敢於挑戰傳統,對那些別人説不可能做到的事,要勇於探索,如果真正熱愛,就永不放棄。
此次校慶,張益唐專程從美國趕回來。當作為唯一的畢業生代表走上舞台中央,他的語氣聽起來平靜而自信。和其他同學一樣,他身穿黃色紀念衫、戴著眼鏡,仿佛回到了40年前的學生時代,那時,丁石孫教解析幾何,沈燮昌講數學分析,老師們諄諄教誨依然在耳邊迴響,同學們討論大問題的情景不斷閃現。
“什麼時候,我們培養的學生能夠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畢業三十多年,張益唐仍然不忘老師當年的期待,他心中一直裝著大問題,“作為一個北大人,我們有一種大的氣魄,我們敢做這些大問題,同時我們是執著的,不管這個中間能有多少挫折,我們還能堅持下去。我想這一切,就是北大,北大的精神給我的影響。”
昨天,北京大學77級、78級老校友回到母校,慶祝入學40週年和北大120週年。紀念大會上,著名數學家張益唐作演講,回憶自己的北大歲月。 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