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對話》:母子感人訴説抗“疫”中的溫情時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侵襲神州大地,錦州市100余名醫護人員分批次千里馳援武漢。作為一名文藝創作者,岳奕葒多希望能通過創作,給一線醫護人員帶去情感的慰藉,送去溫暖的力量。
在這種期待中,居家辦公的岳奕葒接到錦州市文化演藝集團(錦州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部署的新任務:以對唱的形式,以謳歌真摯的親情為主題,創作一首歌曲。
岳奕葒查看了很多文章、視頻和圖片,其中,醫護人員出征前與子女、家人相擁作別時的果敢、堅定和隱忍,讓她感慨萬分。在動筆前,岳奕葒無意中與兒子交流:“如果媽媽是醫生,現在在支援武漢,咱們不能見面,你想跟媽媽説點啥?”思考了一會兒,兒子對她説:“如果看不到你,我想可以托星星給你捎句話……”兒子的話讓她靈感迸發:“星星不説話,眼睛眨呀眨,托你捎句話,説我想媽媽……”沉浸在這種動人的情緒中,岳弈葒一氣呵成創作出了這首歌曲。
不久,這首定名為《星空對話》的歌曲由錦州市文化演藝集團(錦州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和錦州市群眾藝術館進行製作並推出。當清澈的童聲與深情的女聲交替響起,在孩子錶達思念的話語和母親深切的牽掛中,無數“逆行者”的形象愈發清晰。
這首歌和許許多多這個特殊時期的文藝作品一樣,沒有千里共嬋娟的歲月靜好,卻有共祝山河無恙、百姓安康的真情。歌詞是最平實的語言,其中涌動著排山倒海的力量,這力量匯聚起來,展現了民眾抗擊疫情的眾志成城。
《我想抱抱你》:以孩子角度傾訴,柔軟觸動淚點
岳奕葒為群眾進行文化輔導授課 攝影 洪亮
岳奕葒創作兒童詩歌《我想抱抱你》是偶然,又是必然。
2020年3月下旬,錦州市群眾藝術館有序恢復開館,“群星大課堂”第一時間推出了援鄂醫護人員子女“點單式”公益性特色培訓。
當時,5歲女學員馬禹菲的媽媽正在支援武漢,她想朗誦一首詩,作為禮物獻給媽媽。爸爸知道她的這個心願後,就為她報名了表演與主持人公益課。
岳奕葒對此感觸頗深:醫護人員的犧牲與奉獻何止在一線?後方親人的奉獻與付出又何嘗不是美麗的風景?應該為孩子重新創作一首朗誦詩!
岳奕葒又一次進入“狀態”,把自己想像成醫護人員:淩晨出征的時候,孩子還在睡夢中,不忍心叫醒他,“我”輕輕地親了孩子一下就悄悄地離開家門。可是孩子醒來後,一定很懊惱、很焦急……沿著這個思路,詞句從她筆下“流淌”出來。“你走的時候,我還沒有起床。爸爸説你上了戰場,你是一名護士,怎麼還會打仗?你走的時候,親了親我的臉龐。都怪我啊睡得太香,還沒有抱抱你,你就奔赴武漢的戰場……等你平安回來,聽你把打敗病魔的故事講。我想悄悄告訴你,長大了我也要像你一樣。穿上白色的戰衣,勇敢又堅強。”
第二天,輔導教師拿到這首《我想抱抱你》詩稿,便開始對小禹菲進行逐字逐句地輔導、糾正,然後工作人員進行配樂、錄音、製作……錦州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凱旋,小禹菲的媽媽正是其中之一。錦州交通廣播在醫護人員回程的大巴上做了現場連線,節目中,播放了小禹菲朗誦的《我想抱抱你》。小禹菲得償所願,醫護人員的犧牲與奉獻精神得以弘揚。小禹菲的媽媽感動落淚,其他返錦醫護人員也紅了眼圈。
《一束光 一盞燈》:致敬社區工作者,溫暖無死角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一束光 一盞燈》視頻拍攝 攝影 洪亮
自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廣大社區工作者、網格員夜以繼日地堅守崗位。他們在防控一線排查、流調、入戶登記、電話核實、組織接種疫苗……週而复始,不厭其煩,不眠不休。為了表達對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感謝,弘揚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今年3月,錦州市文化演藝集團(錦州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對岳奕葒提了一個要求——創作一首反映社區工作者的歌。
在親身感受、體驗社區工作後,岳奕葒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夜晚,華燈初放,看著窗外溫暖的路燈,她寫出了作品《一束光 一盞燈》。這首歌通過歌頌社區工作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默默付出和無聲堅守,傳遞了無盡的抗疫力量,獲得萬千網友的轉發和點讚。特別是當歌曲傳播到社區工作者中間,許多人聽著聽著就流下了淚水。
岳奕葒説,在文心抗“疫”這個戰場上,那麼多的文藝工作者都在共同奮鬥,她只是其中的一個執行者而已。
“平凡的我們,聚成疫情之下熊熊之火……”每一個你,都是所在城市的英雄。每一天的努力奮鬥,都是為了城市、家庭的生機蓬勃。
(來源:錦州晚報 文/寶鑫 記者 林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