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打造新時代的文明“宇宙”, 杭州還有哪些成長空間

2023-11-17 10:19:52  來源:杭州日報  編輯:宋姝君

打造新時代的文明“宇宙”, 杭州還有哪些成長空間

  杭州亞殘運會舉辦期間,“小青荷”們忙碌的身影,成為賽場上一道別樣的風景,展現著城市文明和形象。圖為“小青荷”在擊劍比賽中幫助選手整理用具。

  記者 葛玲燕

  文明是什麼?杭州用一場亞運會給了這個問題極致的回答。

  有禮、有序、奉獻、和諧……漫步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我們隨處可見“亞運之城”的熱情好客,也無時無刻不沉浸在文明繪就的幸福圖景中。

  杭州向來是一座文明有禮的城市:4次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連續16年被評為“最具幸福感城市”……而當亞運火種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大莫角山成功採集,現代體育文明與千年曆史文明交匯,文明之光在杭州變得更加閃耀。

  文明是由一點一滴匯成的。每個人的平凡舉動,匯成了不平凡的城市文明。

  亞運籌辦讓杭州煥然一新:城市能級大幅提升、國際知名度顯著提高,城市的品格和氣質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改變。如何抓住“亞運效應”,續寫杭州城市文明的新輝煌,讓市民、遊客感受到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也是“後亞運”時代,值得我們探究的一個重要問題。

  A

  市民聲音

  文明“共富”,一個人都不能少

  杭州亞殘運會開幕式上,“手語姐姐”毛董萊和一位視障小女孩的共同演出感動了無數人。網友們紛紛點讚:“這是最讓人感動的運動會”“兩個人都好棒”“勇敢的人一定能看到夢想成真的模樣”……毛董萊是一位聽力障礙者,也是一名手語主持、手語翻譯,牽頭成立了杭州“手語姐姐”無障礙志願服務隊。杭州亞殘運會前後,“手語姐姐”團隊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手語培訓、設立“手語姐姐”無障礙公共服務點等。

  “杭州亞殘運會已經結束,但無障礙服務一直在路上。”毛董萊説,“後亞運”時代,希望進一步完善無障礙信息建設,讓全民樹立起無障礙意識,讓殘健共融的文明之風持續吹拂在我們身邊。她表示,接下來團隊將進一步推動手語進校園、進企業、進公共場所等活動,設計系統全面的手語課程,讓更多人學會簡單手語;同時,挖掘培養更多手語人才加入翻譯團隊,為聽障人士連結更多資源,全方位支持他們就業創業,實現“共同富裕路上,殘疾人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

  亞運會不僅是一個體育競技的舞臺,更是一個展現城市文明底色、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平臺。很多人反映,亞運期間,杭州變得更加彬彬有禮。“坐公交車時,司機等我走到最後一排入座,並親切地説一聲‘坐好了’之後,公交車才緩緩起步。”市民王先生説。“通過這場家門口的盛會,我學到了很多觀賽禮儀,比如入場時要注意著裝文明得體,觀賽時要文明使用手機,避免使用閃光燈拍照……”網友“楊楊”説,“每個杭州人都在以主人翁的姿態迎接亞運會,把城市最文明的形象展示給中外來賓。”“00後”盛澤韜是西湖邊“最美人墻”的一分子,他説,“後亞運”時代,大家要繼續樹立主人翁意識,通過自身的文明行動,為我們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樹立美好形象。

  作為從小生活在杭州的市民趙先生,對杭州的文明環境變化也有著很深的體會。

  “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形成文明習慣和良好風尚,杭州才能更好地展現出它的城市魅力。”趙先生通過日常觀察發現,杭州在道路交通、垃圾分類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建議再多加強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司機的交通法規意識;加強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提高市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加強公共禮儀教育,引導市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強化監管,對不文明行為作出批評、處罰和進一步教育,以此形成積極向上的城市文明風尚。”趙先生説。

  B

  專家觀點

  構建新時代杭州文明“宇宙”

  “城市是有生命的,她在不斷地成長,而每一個重大事件,都像重要的人生機遇。”在杭州出版集團副總經理、浙江省文史研究館研究員尚佐文看來,亞運盛會是杭州成長史上的重要節點,當我們回味精彩賽事的同時,更應該思考:我們該主動地留下些什麼呢?

  論及城市文明,尚佐文覺得,我們要從盛會中汲取四個方面的力量:向上的力量、向前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向美的力量。

  “盛唐氣象之所以令人神往,就是因為有一種‘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積極向上的豪情。體育運動所追尋的‘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彰顯的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這種精神,將繼續帶我們走向更廣闊的文明。”尚佐文説。

  杭州亞運會期間,志願者的無私奉獻,運動員之間的惺惺相惜,開閉幕式上的數字火炬手、詩詞書畫、音樂舞蹈等,都令尚佐文十分觸動。“這些至善至美的力量,都是建設文明城市不可或缺的要素,要把這些‘亞運遺産’傳承好、發揚好。”他説。

  城市文明長盛不衰,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要將其精神內核深化于每個人的內心。對於這一點,省政協委員、浙江傳媒學院教授葛繼宏深有感觸。

  “文明有柔有剛,剛的部分,我們有日益完善的城市硬體,柔的部分,精神文明程度不斷提升。”葛繼宏認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在“柔性”文明方面,他重點討論了殘疾人的話題。“對待殘疾人,我們不應該以憐憫的眼光去看待他們,更應該是平等地對待。”葛繼宏説,每一位殘疾人都在各自的生命歷程中倔強地奮鬥著,他們其實是每一個健全人的榜樣,是社會的強大正能量,全社會應該以更加包容、溫暖的態度去擁抱殘疾人,讓他們的生命更加大放異彩。

  “提升思想認知,讓文明成為深入人心的‘規矩’。”“後亞運”時代,杭州進一步提升文明程度可以採取哪些舉措?葛繼宏提出了幾點建議。

  比如,讓更多高科技助力殘疾人事業,給他們提供更多價廉物美的輔助工具;促進公益活動的“更加公益性”;充分發揮年輕人的創意,讓文明成果與各種文創産品強強聯合,讓杭州城市文明進一步“出圈”……“杭州還可以在各大景點、標誌性建築等地設置‘文明信箱’,每一個在杭州生活的人或是來杭州遊玩的人,都可以為杭州的城市文明提升獻上一計,形成一個龐大的新時代杭州文明‘宇宙’。”葛繼宏説。

  C

  他山之石

  北京奧運會十多年後,在2019年的北京市兩會上,有市人大代表提交了關於出臺《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建議,北京隨即開展相關立法工作。2020年,《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實施。

  2012年,全球首個“奧林匹克宣言廣場”經國際奧會授權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建成,並以此為起點開展《奧林匹克宣言》全球傳播活動。活動以北京為中心和起點,以《奧林匹克宣言》為載體,深入踐行文明交流互鑒理念,為推動奧林匹克發展開闢了一條嶄新途徑。

  D

  杭州行動

  在杭州亞運會籌辦之初,杭州就在全市各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廣泛開展全民學英語、亞運宣傳、清潔家園、垃圾分類、交通勸導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並改造閒置公交車推出“文明大篷車”,推動城市品質、城市治理、城市文明整體提升。

  實現有“愛”無“礙”。杭州改造提升14萬個無障礙點位和重要公共服務場所,建起盲道3000多公里。全市1600個無障礙公共衛生間接入導航系統,上路無障礙巡遊計程車達500多輛。

  杭州亞殘運會推進殘疾人事業發展主題新聞發佈會還透露,亞殘運會後,杭州將進一步推動殘疾人體育設施建設,讓更多殘疾人走進場館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積極舉辦殘疾人體育賽事和活動;加快殘疾人體育人才培養,讓他們通過運動變得更強、更好、更陽光。

  本報正在開展“放大亞運效應 持續亞運惠民——‘後亞運’時代 全民大討論”活動,廣泛徵求社會各界對“後亞運”時代杭州發展的意見建議。您可以添加微信號“hzrbszyw”,成為“政在解讀”好友後給我們留言;也可以關注“政在解讀”微信公眾號進行後臺留言;還可以通過電子郵箱hzrbyw@126.com,或寫信至杭州市體育場路218號杭州日報時政要聞中心交流您的想法。留言或來信請註明“‘後亞運’時代 全民大討論”,並留下真實的姓名和聯繫方式,以便我們後續的反饋和溝通。

  •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