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新館開門迎客首日,觀眾絡繹不絕。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仇敏業
羅中立的《父親》亮相廣州美術館新館。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仇敏業
11月30日清晨,被譽為“水中盛放的木棉花”的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新館,在廣州新中軸線正式開門迎客。早在9時開館前,門外已有不少市民前來與新館“同框”拍照打卡。
“新館太震撼了!不愧是一座現代化的美術館。”隨著陽光從40多米空中穿透玻璃穹頂,“高顏值”的展館大堂瞬間驚艷全場,如同披上一道柔美的面紗,市民遊客紛紛用手機記錄下眼前的美景。
開館首展可謂一場廣州藝術博物院“亮家底式盛會”,首展以“千年瑰寶、嶺南芳華”為關鍵詞,集聚1100余件院藏精品、200余件借展精品和500余件文獻類展品,其中不乏美術史中的標杆之作。
在《萬壑爭流——廣州藝術博物院藏中國古代畫派藝術展》中,現場展出文同《墨竹圖》、李衎 《紆竹圖》等多件“鎮館之寶”,其中,戴進《山高水長圖》是“浙派”開派畫家最長存世畫作,堪稱“牛腰巨卷”。
多媒體與數字化融合運用是新館一大亮點。位於四樓的“精品薈萃”數字化展廳裏,明代文徵明《金閶名園圖卷》等名作被設計成互動遊戲,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傳統文化體驗。
據介紹,從11月30日到12月2日,每天9:00開始,到館參觀的觀眾可以在一層中庭免費領取每天限量300份的新館紀念門票。南方日報記者11月30日傍晚在“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小程式看到,12月3日前參觀預約名額已滿。(記者 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