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龍門石窟講解員馬丁:把厚重洛陽講給世界聽

2024-09-25 14:02:52  來源:洛陽網  編輯:韓嘉慧

龍門石窟講解員馬丁:把厚重洛陽講給世界聽

為董明珠及其閨蜜團講解龍門石窟 (受訪者供圖)

  “咱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像龕,叫作盧舍那大像龕……”中秋節當天,伊水畔,石窟旁,龍門石窟講解員馬丁正在為遊客詳細介紹景區內最為宏偉壯觀且享譽中外的窟龕。

  馬丁今年38歲,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洛陽人。2010年3月,他通過考試進入龍門石窟景區,成為一名講解員,一幹就是14年。

  剛入行的時候,學習計算機系統維護專業的馬丁,是個不折不扣的“外行人”。面對這份“靠嘴巴吃飯”的工作,他遇到了不少挑戰,首先便是發聲問題。

  “講解員每天需要大量説話,剛開始工作那兩年,我的嗓子壓力最大。”馬丁説,作為一名新人講解員,他每天要在景區內走五六趟,一次講解一小時左右。由於沒有接觸過專業的發聲訓練,每天高強度、長時間説話使得嗓子疼成為常態。

  後來,為了延長職業生涯,馬丁接受了一段時間的專業發聲訓練,逐漸掌握了專業的發聲技巧,不僅改變了以往不正確的發聲習慣,還通過堅持練聲塑造了播音員一般的聲線。“以前我的聲音偏尖銳,不夠悅耳,現在我屬於中低音,遊客聽著會感覺親切不少。”他説。

  發聲技巧可以通過練習掌握,但講解內容需要一點一滴積累。為了讓自己的講解更專業,入職後,馬丁堅持讀歷史、查文獻、問專家,從造像風格到歷史人物故事,龍門石窟研究院中的不少專家都回答過馬丁的問題。正所謂“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不斷的積累讓他的講解內容由淺及深,原本是“業餘選手”的他開始在講解員比賽中獲得名次,也收穫了越來越多遊客的肯定。

  講解員的工作與文旅密不可分,常年奔走于景區,洛陽文旅14年來的發展,馬丁也一直看在眼裏。“隨著人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精神上的追求也越來越多。”他説,在龍門石窟景區,需要講解的遊客數量逐年遞增,不少遊客還會在聽講解時提出專業問題,這讓講解工作的難度陡然增加。

  自2010年以來,馬丁在龍門石窟景區講解超1萬次,在旅遊旺季,他一天最多可以環山講解近10次。如此大的工作量也令他身邊不少人擔心,講解員是不是一份吃“青春飯”的工作?

  對此馬丁表示,講解員不僅不是吃“青春飯”,相反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與沉澱。工作中他發現,很多遊客已經不滿足於“你講我聽”的舊講解模式,他們需要更多顛覆性的創意和沉浸式的體驗,有豐富經驗的馬丁開始不斷更新講解內容、調整講解語調,還通過“激活”文物背後的故事來吸引遊客。

  今年4月,一場大型直播活動走進龍門石窟,作為出境講解員,馬丁化身洛陽和龍門石窟的推介大使,面對鏡頭金句頻出,持續輸出專業知識,讓直播間的網友感嘆洛陽“臥虎藏龍”“人才輩出”。直播結束的當天,他的抖音賬號粉絲量一下從幾百變成了幾萬。記者採訪時,“龍門馬丁”這個賬號的粉絲量已近8萬。

  面對突然的爆火,馬丁並沒有好高騖遠,而是冷靜思考這個“新賽道”。“文旅行業肩負著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使命。”他説,面對互聯網這個傳播文化的新渠道,他除了繼續做好本職工作,也想再次突破自我,通過短視頻平臺把龍門歷史、厚重洛陽講給世界聽。(洛報融媒·洛陽網記者 李曉楠)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