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渠將湘江水三七分流,連通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盛久永/攝
遊客在靈渠風景區駐足遊覽。唐廣生/攝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
作為廣西境內最古老的運河——興安靈渠,距今2200多年,全長37公里,與都江堰、鄭國渠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被專家們稱讚為“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民族文化瑰寶”。
鋻於靈渠在中國古代水資源管理系統展現了古人獨特的水利思想,11月15日、16日,由中國水科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主辦的第四屆水文化國際研討會將在興安縣靈渠舉辦。為此,記者前往古老靈渠,多維度“解秘”靈渠的遺産保護、文化傳承、活態利用,“破碼”靈渠在鑄造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文化標識的古韻輝煌、創新發展。
1 “保”起來 賡續傳承民族歷史文脈
“兩千年前有此,誠足與長城南北相呼應,同為世界之奇觀!”這是郭沫若當年參觀靈渠時發出的感嘆。
史料記載,西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後,秦將屠睢率50萬大軍南下,“三年不解甲弛弩”;為解決糧餉運輸,命監御史祿率眾“鑿渠運糧”,一舉統一嶺南。
靈渠由鏵嘴、大小天平石堤、秦堤、陡門、大小天平以及南北兩渠構成。其利用鏵嘴和大小天平,將湘江水三七分流,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匯入湘江。
南宋范成大感嘆:“治水巧妙,無如靈渠者。”
7月2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胡亞安等眾多中外專家聚會2024年靈渠論壇,圍繞“水運文化的歷史與未來”分享真知灼見:
“靈渠的開鑿,溝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促進了中原與嶺南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靈渠的開鑿,打通了海上絲綢之路進入中原地區關鍵通道,絲綢、瓷器等貨物也由靈渠南下,遠銷海外。”
“靈渠的陡門,被世界大壩委員會譽為‘世界船閘之父’,比美國所修的巴拿馬梯級運河早2000多年。”
國際工業遺産保護委員會認為,“靈渠對人類科技文明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貢獻,對世界早期不同文明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
如此美麗的“民族文化瑰寶”,必須“保”起來,留存民族文化記憶和國際認知,賡續傳承中華歷史文脈。
而要“保”起來,離不開資料收集、考古挖掘、價值研究。為析疑辨訛,正本清源,一代代靈渠研究者從未停歇過探求的腳步。
著名學者唐兆民,從1947年著手靈渠文獻的收集考訂,窮其一生,于1982年出版了20多萬字的《靈渠文獻粹編》,被學界譽為“開系統研究靈渠之先河”。
中國著名水利史專家鄭連第,先後出版了《靈渠工程史述略》《靈渠》等專著,已成為研究靈渠最為有名的水利史專家。
已近古稀之年的知名作家黃繼樹,歷時五個春秋,創作了長篇歷史人文小説《靈渠》,講述了靈渠在促進中原漢文化與嶺南百越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大一統國家形成中波瀾壯闊的歷史。
全程陪同記者採訪的劉建新,20多年如一日蒐集靈渠資料,出版多部專著。“從1974年到2023年,各出版社共計刊印有關靈渠的書籍多達27本。”劉建新説,“必須給當代和後世的靈渠研究者留下‘歷史記憶’。”
現年85歲的蔣廷瑜,有著“廣西考古泰斗”之稱,曾兩度擔任廣西博物館館長。在他看來,“正本清源‘歷史記憶’,必須考古挖掘,活化歷史場景,讓文物説話。”
90本發黃日記,記錄了他參與靈渠的每一次考古。他回憶説:“新中國成立以來,興安文物普查和考古大概有6次,每次的挖掘均有重大發現。”
在溶江鎮石馬坪漢墓,1984年出土的金珠、2018年出土的泥質陶盤胡人俑,“均是靈渠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紐帶的直接見證。”
為保護這些珍貴文物,2019年9月,興安縣新建成靈渠展示中心(即靈渠博物院),館藏的8000多件文物中有400件陳列展出。
靈渠博物院院長唐莉靜説:“文物不可再生,它是賡續傳承民族歷史文脈的優秀資源,必須‘保’起來,留存歷史記憶,向世界展現中國形象。”
2 “美”起來 煥發千年靈渠時代新姿
運河之美,因水而生;靈渠文化,依水綿延。
清代詩人袁枚有詩云:“江到興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
因靈渠之美,古往今來,過往靈渠的文臣武將、達官顯貴、文人騷客,不計其數。
張九齡、柳宗元、李商隱、范成大、解縉、徐霞客、郭沫若、翦伯讚、賀敬之……均到靈渠駐足覽勝,留下讚美之詞。
記者來到靈渠風景區,雖是秋末冬初時節,但依舊可見水清柳綠,遊客不絕。從東北自駕車前來遊覽的王先生感嘆不已:“讀中學時,歷史課本有過靈渠的歷史知識介紹,沒想到靈渠如此之美!”
為了靈渠的美,歷屆興安縣領導班子可謂殫精竭慮,幹部群眾不遺餘力。
每年3月植樹節,在靈渠兩岸廣種楠木、垂柳等苗木,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6.4%。
系統治理靈渠沿岸“小散亂”礦粉企業,靈渠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
綜合治理靈渠水系8條支流,新建護岸60余公里,持續推進靈渠兩岸村屯改廁、改廚、改圈“三改”工程。
有序推進上桂峽水庫擴容工程建設,破解靈渠枯水期補水難題,維護靈渠良好的水生態環境。
實施《廣西壯族自治區靈渠保護辦法》《桂林市靈渠保護條例》,成立生態環境保護大隊和靈渠景區生態環境巡迴法庭,堅守生態保護紅線。
建設靈渠安防系統,對數十公里長的靈渠古航道沿岸、渠首段、四賢祠、三里橋、黃龍堤、回龍堤、鸞塘堰等重點文保點位開展全天候監控。
每當夜色降臨,靈渠沿岸的水街張燈結綵,亭臺樓榭、小橋流水、市井風情如夢如幻。“渠暢、水清、岸綠、景美,心情好了壽命也長了。”81歲的蔣志偉聲如洪鐘。據統計,1萬餘人的水街社區,80多歲的老人有400多,其中90歲以上的就有126人。
已步入望八之年的盛久永,一輩子為家鄉拍下了10余萬張照片。今年7月22日,他將精選的萬餘張圖片無償捐獻給了靈渠博物院。“只要我還能動,就要不停地拍下去,為子孫後代留下靈渠的美好和魅力。”
與靈渠文物打了一輩子交道的陳興華,深有感觸地説:“文化遺産的保護不應僅停留在不破壞的保護上,更要讓其美起來,惠及每一位普通公民。唯其如此,文化遺産才能保護、傳承,才能重煥新姿、助力時代發展。”
3 “活”起來 鑄造民族文明文化標識
據了解,20世紀30年代以來,隨著湘桂公路和湘桂鐵路相繼通車,靈渠的水運功能逐步淡出,但至今灌溉著周邊6.5萬畝農田,依舊閃耀著農耕歷史的文化光芒。
興安縣領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該縣巧打“靈渠牌”,讓千年靈渠“活起來”,共同演繹靈渠歷史文化魅力,講好中國傳奇故事。
成立靈渠研究會,委託中國水科院等研究機構,圍繞靈渠水利水運、軍事、促進民族融合、推動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融合、“一帶一路”連接等方面,共同深挖靈渠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和現實意義,彰顯靈渠國家民族文化標識的重要意義。
精細修繕大小天平、鏵嘴等遺址遺跡,推進秦城遺址(通濟城)考古發掘,恢復重建魁星樓、白雲驛、濂溪坊等歷史文化建築,完成靈渠北渠及南渠修繕工程一、二期,建設財神街歷史街區,打造東村陡軍文化村落,擦亮靈渠文化名片。
“走出去”,赴都江堰、咸陽、揚州、滄州等國內運河相關重點城市交流學習。“請進來”,在興安縣召開第二次全國水利史學術大會,與國內外相關機構等聯合舉辦靈渠文化論壇、靈渠研討會、靈渠大講壇等。
“聯起來”,聯合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開展靈渠在古代水運史上的價值研究,與廣西師範大學、平陸運河集團等部門成立廣西運河研究院,為靈渠運河文化闡釋提供學術支撐。
“融進去”,在2023年世界運河城市論壇、世界運河古鎮創新發展大會、2024年世界運河大會等重要場合分享“靈渠經驗”。
“遊起來”,將靈渠沿岸自然稟賦和人文底蘊串點成軸、連軸成片,讓古老文明之光與人間煙火交相輝映,助力鄉村振興。至今,興安縣已連續多年進入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榜單,榮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2023年,全縣接待遊客901.8萬人次;今年國慶假期,靈渠景區共接待遊客9.68萬人次,同比增長42.56%。
“傳出去”,拍攝了《從靈渠到平陸運河》等電視宣傳專題片10余部;出版了《靈渠》等系列文化叢書;各主流媒體報道靈渠文章100余篇,靈渠獨特價值與文化底蘊贏得了全球矚目。
第二次來到興安縣的美國地理學家吉姆·斯坦布裏奇博士,盛讚“靈渠是世界上第一條可以讓船隻穿山越嶺的人工運河。”並欣然接受興安縣靈渠研究會為其頒發的名譽顧問聘書。
讓靈渠文化遺産“活”起來,也帶來了豐厚回報。
2006年、2012年,靈渠兩度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2018年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産,成功獲得2026世界運河大會舉辦權。
鋻於靈渠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建設桂林世界級旅遊城市的重要地位,目前,興安縣正有條不紊地推動靈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申遺不是靈渠保護的終點,而是將靈渠鑄造成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文化標識的起點。”興安縣相關負責人表示,詮釋好靈渠這條源遠流長的歷史之河、美美與共的生態之河、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河、開放包容的交流之河,才能理解古代中國,理解現代中國,理解未來中國,理解“何以中國”。(唐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