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池夢蕊)12月3日,由圓明園管理處主辦的“圓明·交融——圓明園研究成果展”在北京市海淀區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正式開幕,展覽將持續到2025年2月22日。此次展覽是對圓明園研究高校聯盟各成員單位近幾年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為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傳承創新工作,自2018年以來,圓明園管理處與北京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先後成立了圓明園研究院(中心)。2020年10月17日,圓明園研究高校聯盟正式成立,為各高校研究院(中心)跨學科研究圓明園提供良好的學術交流平臺。近年來,高校聯盟經過深耕協作,形成跨學科交融課題70余項,涉及園林復原、文化挖掘、規劃設計、水利植保、視覺傳達、文創藝術等多個學科專業,探索了圓明園研究新路徑,推動了文化、教育、科技互相融合。
本次展覽分為圓明滄桑、萬方和融、傳承創新三部分,全面展現了近年來高校聯盟成員院校跨學科學術成果。第一章《圓明滄桑》從“歷史變遷”“園林格局”“文化融合”三方面,梳理圓明園研究高校聯盟各成員單位、三山五園相關單位及有關學術機構了重要事件,提取了文化基因,闡釋了園林價值。第二章《萬方和融》從“江南之韻——如園”“中西之遇——海晏堂”“田園之夢——澹泊寧靜”“智慧之相——文殊像”“最勝之境——舍衛城”“靈石之趣——玲峰石”六個方面,集中呈現圓明園的造園藝術、文化意蘊、考古發掘和數字化復原再現成果,力求探索遺址保護利用、文化展示傳播的新模式。第三章《傳承創新》從“社會服務”和“人才培養”兩方面,梳理重要學術活動、研究成果,從會議、專著、論文、講座、文創、藝術創作、文化遺産數字化等多層面、多角度展現圓明園研究不斷推陳出新、充滿活力的良好局面。
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展覽展示了圓明園管理處聯合圓明園研究高校聯盟等學術機構,在科技賦能文物保護展示與文化傳承創新方面的有效探索,也是深入挖掘、廣泛傳播圓明園文化遺産價值的必由之路。希望通過展覽讓公眾藉由專家學者的學術研究直至復原再現成果,了解歷史上圓明園的真正風貌。
據悉,由中央美術學院圓明園研究中心製作的多個數字化展項成為此次展覽亮點。其中“機械臂展示圓明園數字化復原視頻”運用創新科技手段來展示傳統園林之美,實現了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圓明園AI古裝打卡拍照系統”則為參觀者帶來科技感滿滿的參觀體驗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