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奉節:帶動貧困戶種煙脫貧 過上"有滋有味"的生活
仲夏,重慶奉節太和土家族鄉太合社區1100多畝煙葉又到了一年收穫的季節。昔日的貧困戶,如今的種煙大戶李美蓉,從田間而歸,笑得燦爛。
太和土家族鄉太和社區是市級貧困村,2年前全村443戶村民中,有86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太和社區依託傳統農業優勢,發展烤煙種植,2016年全村脫貧58戶212人,主動申請脫貧28戶71人。
今年31歲的李美蓉,2年前還是村裏的貧困戶。一家6口小的小,老的老,病的病,全靠她在外的丈夫打工度日,收入微薄。“小孩要上學,老人要贍養,還要看病吃藥,每個月入不敷出,向別人借100元,他們還擔心我還不起。”説起往日的辛酸,李美蓉神色黯然。
2016年,她在駐村扶貧隊和村幹部鼓勵下,開始種植烤煙。從最初種40畝,到現在種70余畝,經過兩年努力,李美蓉變成了村裏脫貧致富的典型。除去日常開支,償還債務,她去年存下10萬餘元積蓄。
由於缺乏勞動力,李美蓉就請了村裏一些貧困戶來給他幫工。“反正自己事情也不多,就來幫幫忙吧。”村裏過去的貧困戶楊軍來説。沒想到這一“幫”,楊軍來去年收入就增收6000多元。請來的貧困戶,主要是栽苗、除草、施肥、烤煙、分級,短短幾個月下來,幫工每人收入少則五六千元、多則一萬餘元。
李美蓉每年要請5位固定的貧困村民幫她照看煙葉,農忙時會增加到16人左右。她為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個工人每天付工資80元,包吃3餐,每天支付的工資加伙食費超過700元。“這可是我以前在外打工半個月的工資哩。”李美蓉笑道。
村主任劉振松介紹,太和社區像李美蓉一樣靠種煙實現脫貧的貧困戶有8戶,他們不僅自己脫了貧,還帶動20余名貧困戶人均增加年收入5000元以上。“我想積累些本錢,再租些田來種煙。説不定以後還能搞個合作社之類的哩。”李美蓉告訴記者。
漫步太和社區,村裏往日斷墻殘壁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修繕一新的青瓦白墻,14公里進村道路已全部鋪上水泥路面,乾淨整潔。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李美華告訴記者,種烤煙改變了村裏貧困戶的生活,他們通過自己的勤勞的雙手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通訊員 彭超 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