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完善重慶城市慢行系統建設,倡導綠色出行和健康生活,即日起,重慶日報聯合市規劃局,啟動為期兩個月的“重慶最美步道發現之旅暨第二屆重慶最美步道評選”活動,邀請市民發現和推薦自己身邊的最美步道。
強調大眾參與性
“第二屆重慶最美步道”評選活動,弱化了“評選”環節,增強了民眾參與性。將活動的主題由“評選”轉移到“發現”,呼籲市民推薦身邊的特色步道,讓重慶的濱江步道、健身步道、美食步道、傳統街道和大眾休閒步道能被一網打盡,為重慶繪製出一張健康、環保、有趣的“重慶特色步道地圖”,將“步道”打造成重慶的又一張名片。
據悉,為增強全民參與性,活動組委會與能源基金會(中國)下屬的“路見”平臺合作,讓評選活動變得更加時尚、簡單。市民只需要在走完步道後,利用微信打開“路見”平臺就能直接定位,然後將所在步道的見聞發佈到平臺上,與千萬市民一起分享這條步道的美景和特色。此外,市民也能利用“路見”平臺查看其他人推薦的步道,並且在別人推薦的信息後面評論互動。
步行,是重慶旅遊的標配
“重慶一大怪,坐車沒得走路快”。正如這句言子中所言,重慶作為一座“山城”,“坡坡坎坎”那是城市標配,而遍佈城裏的步道就像毛細血管一樣,串聯起了城裏大大小小的區域。步行,或許是觸摸這座城市靈魂的最佳方式。
近年來,重慶同步開展了傳統街巷步道、登山步道、濱江步道等多種類型的山地步行系統的規劃和建設,已經初步形成最具山地特色的公共步行空間網絡系統。
為推動步道的規劃建設,2010年,住建部發佈《關於開展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示範項目工作的通知》,並將重慶列入全國首批6個示範城市之一。2016年,我市出臺《重慶市山城步道和自行車交通規劃設計導則》,意味著我市的慢行系統建設有了理論支撐。據重慶交通規劃研究院統計,重慶主城區步行出行比例目前為46.3%,一直在全國處於領先水準。
加入愛心公益元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一至理名言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關心和救助社會孤寡老人,使他們能夠體會到社會的親情和溫暖,既是社會各界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同時,呼籲更多人幫助和關注這一弱勢群體,弘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因此,在“重慶最美步道發現之旅暨第二屆重慶最美步道評選”活動期間,重慶日報攜手市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市規劃局,將舉辦一場以“徒步巴渝、敬老送福”為主題定向捐助孤寡老人的公益捐助活動。
“重慶最美步道發現之旅暨第二屆重慶最美步道評選”活動組委會工作人員將在活動期間走進社區,在發現重慶最美步道的同時,也去發現那些需要關愛的老人,並最終將一份關愛送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