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明月峽長江大橋巨型鋼圍堰下沉作業 2021年,主城市民可乘火車上下班
明月峽長江大橋效果圖。
浮運中的鋼圍堰。(市交委供圖)
約4個籃球場大、6層樓高……1月10日16時,明月峽長江大橋3號主塔“巨無霸”鋼圍堰被注入江水,開始下沉作業,標誌著重慶鐵路樞紐東環線控制性工程明月峽長江大橋施工進入關鍵節點。據悉,重慶鐵路樞紐東環線將力爭在2021年建成,設計時速160公里,高峰時段每隔5分鐘發車,屆時我市主城區將步入鐵路公交化時代。
明月峽長江大橋為中國首座鑽石型不對稱橋塔鋼桁梁斜拉橋,為雙層四線鋼桁架斜拉橋,下層為時速160公里的重慶東環線客貨共線雙線鐵路,上層為預留時速250公里的達渝城際雙線鐵路,全長877.8m,整體結構新穎、技術先進、造型美觀,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
10日下午4時,明月峽長江大橋3號主塔鋼圍堰被注入江水,下沉作業。該鋼圍堰為圓端雙壁結構,長49.1米、寬37.6米、壁厚1.5米、高25米,約4個籃球場大、6層樓高,由涪陵一家船廠製造,通過與拖輪編綁成隊浮運到大橋墩位處,浮運距離約120公里,創下我國內陸河流中最長浮運距離。
“簡單理解,鋼圍堰就是水下施工的一個圍擋,下沉後把江水隔離在外,施工人員再對大橋主塔進行施工。”中鐵二局工程有限公司常務副經理李傳華稱,該鋼圍堰下沉是明月峽長江大橋施工的關鍵節點。而明月峽長江大橋是重慶鐵路樞紐東環線和規劃擬建的渝達城際鐵路跨越長江引入東站的共用橋梁,是鐵路樞紐東環線的控制性工程之一,也是全線重難點工程之一。
據悉,重慶鐵路樞紐東環線正線按照國鐵I級標準,雙線、時速160公里進行設計建設,起于江津區,由珞璜南站引出,向北經珞璜東、南彭、重慶東、東港、龍盛、統景、古路、水土,終點接軌于襄渝鐵路磨心坡站,全長約158.7公里,新建車站8座,力爭于2021年建成。
同步建設的還有機場支線和黃茅坪支線,均按照國鐵I級標準,雙線、時速120公里進行設計。機場支線起于重慶北站(區間),向北經江北機場,沿渝鄰高速東側前行至渝北區郭家沱鎮,與東環線統景方向聯通,設江北機場和郭家沱2座車站,全長約28.5公里,力爭2020年建成,屆時火車北站到江北機場僅需12分鐘左右。
黃茅坪支線起于東環線水土車站,向南沿金山大道東側前行,預留茶店、國博中心兩個客運站,出金山隧道後設貨運單線至福特三工廠東側,設黃茅坪站(工業站),全長約23公里。(記者 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