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些建議改變我們的生活
位於南岸區龍門浩街區的美國使館酒吧舊址。(本組圖片均為本報資料圖片)
核心提示
一件件議案建議,架起市委、市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連心橋,也真實改變著重慶人民的生活。重慶市四屆人大代表緊扣重慶市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共提出了209件議案、5599件建議。目前,這些議案、建議已全部辦理完畢。
市五屆一次人大會議召開在即,連日來,我們走訪重慶的大街小巷、田間地頭,了解這些凝結市人大代表心血和汗水的建議,為城市發展帶來的點滴變化,從民生視角回顧市四屆人大代表的履職歷程。
建議:發展農村電商
變化:農戶網銷獼猴桃,最多時一天能賣上百件
如今,雲陽縣棲霞鎮福星村村民劉洋不再擔心自家的獼猴桃賣不出去了。去年,他在網上“叫賣”獼猴桃,不僅價格翻番,最多時每天還能賣出100多件,往年的滯銷窘境不復存在。
去年,雲陽打造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為農戶及農村電商從業人員提供技術、孵化、培訓、數據、網貨産品一站式全鏈條服務,把田間地頭的農産品賣向全國各地。
不僅僅是雲陽。目前,重慶市秀山、酉陽等8個區縣通過農村電子商務實現就業的貧困人口已超過2000人。奉節縣推動250家農産品企業上線銷售臍橙、臘肉、蜂蜜等農産品,帶動全縣貧困戶增收2500萬元,戶均增收750元。武隆縣和順鎮海螺村因頸椎粉碎性骨折而無法站立的村民張永紅,在當地黨委、政府支持幫助下開起了淘寶店,通過電商銷售當地農戶的土雞、土雞蛋、野山藥等山貨,每年就能獲得數十萬元的收入。
農村電商在重慶市遍地開花,市人大代表的建議起了不小作用。2016年,市四屆人大代表程秋雁提出了關於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的建議,建議政府引進大型電商平臺或電商企業,為農産品走向市場、提升其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創造條件,從而帶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産品的增值。
發展農村電商,必須要解決産業、物流、包裝及保質保鮮技術等問題。為此,程秋雁在建議中明確給出電商發展路線:一是選準發展重點,提高規模化、標準化程度,重點培育適合開展電商的特色農産品;二是解決網購商品的包裝和保質保鮮技術問題,使土雞蛋、水果、蔬菜、活魚等在運輸途中不損壞、不變質;三是及時將網購産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培育區域內的物流企業或鼓勵全國知名的物流公司入駐,提升物流配送服務水準。
市四屆人大常委會十分重視程秋雁代表的建議。2016年10月,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市四屆人大代表農業專業組,開展了農村電商發展情況專題視察,聽取市農委、市商務委和市供銷合作社有關情況的彙報,赴榮昌區、銅梁區實地視察了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交易市場、銅梁區農産品電商産業園等項目,並召開了農村電商發展座談會,形成《重慶市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關於市四屆人大代表農業專業組視察農村電商發展情況的報告》。
市商委對代表建議進行了書面回復,明確表示將深入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綜合示範試點,在農産品生産、加工、流通等環節加強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推廣,努力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和物流配送網絡,支持各區縣打造各具特色的農産品電子商務産業鏈,全面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