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既講法治又講德治,重視發揮道德教化作用,引導全社會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良好道德風尚,要多積尺寸之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公民道德建設給予了高度重視,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更好地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在基層,有很多默默無聞的群眾,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著周圍的人,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
趙慶華(右三)帶領年輕護士查房。首席記者 崔力 攝(資料圖片)
第45屆南丁格爾獎獲得者、重醫附一院護理部主任趙慶華
用醫德感化每位患者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重視發揮道德教化作用,這給我們衛生計生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45屆南丁格爾獎獲得者、重醫附一院護理部主任趙慶華説,對廣大醫務工作者來説,要加強自身醫德醫風建設,塑造衛生計生行業新風尚,努力為群眾創造高品質的健康生活。
“她是一個視護理事業為生命的人。”這是醫院領導、同事們對趙慶華的評價。因為醫德高尚,她也被大家稱為“提燈女神”。
1982年,18歲的趙慶華從重醫護理學院畢業後,成為重醫附一院心內科一名護士。面對一個個病人渴盼康復的眼神,學生時期便經常誦讀南丁格爾“人道、博愛、奉獻”之誓言的趙慶華被深深觸動了:“也許我救不了所有患者的生命,但我希望在幫助他們恢復健康、減少痛苦的過程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心內科病房當普通護士的10餘年間,無論酷暑炎夏、寒冬臘月,趙慶華總是全力以赴地工作。1991年初,一位罹患胃平滑肌肉瘤合併冠心病的患者入住心內科,護理任務十分艱險,很多護士退縮了。這時,已有身孕的趙慶華毅然站出來,承擔起該患者長達8個療程期間的化療護理工作。
在擔任護理部副主任後,趙慶華結合多年臨床經驗,提出並推行“接待熱心、治療細心、護理精心、解釋耐心、徵求意見虛心”這一“五心”護理理念,讓護理服務流程漸趨規範,患者滿意度大幅提升。
趙慶華告訴重慶日報記者:“對醫務工作者來説,救死扶傷是天職,也是醫德,我們要用醫德感化每個患者。”(記者 李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