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要聞>正文

巫溪多向發力推進産業扶貧

2019-02-02 11:03:38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歐平淑 | 責編:石麗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c1b0d134e881dbf230419_副本

巫溪縣通城鎮長紅村巴渝民宿所在地,氣候涼爽,風景優美。近年來,通城鎮採取以地入股、以房聯營的合作模式,為18戶貧困戶建成18棟民宿。首席記者 謝智強 攝

  2月1日,巫溪縣古路鎮觀峰村三社貧困戶肖立美領到兩筆收入,喜上眉梢——第一筆,是她以1.5萬元財政扶貧資金入股村裏引進的江雅生態農業旅遊公司後,所領到的2018年保底分紅760元;第二筆,是她上個月在江雅生態農業旅遊公司打工的收入1800元。

  巫溪縣相關負責人介紹,自新一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該縣堅持把産業扶貧作為全面推進脫貧攻堅、從根本上解決貧困戶穩定脫貧持續增收的重要舉措,探索實施了資産收益扶貧、光伏扶貧、就業扶貧、小額信貸扶貧、訂單農業等産業扶貧模式,積極為貧困戶尋求致富門路。2019年,該縣將繼續著力補齊産業“短板”,進一步密切扶貧産業與貧困戶的聯結機制,通過扶持産業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

  資産收益扶貧

  帶動貧困戶實現兜底分紅

  地處渝東北的巫溪縣是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4年,全縣識別出貧困村150個、貧困人口8.6萬人,貧困發生率達18%。自2015年以來,巫溪縣緊緊圍繞貧困戶穩定增收,累計投入財政資金6.8億元,實施産業扶貧項目1387個,帶動了5萬餘人脫貧銷號。

  在發展扶貧産業的過程中,如何提升貧困戶在産業發展中的參與度?巫溪縣創新財政扶貧資金使用方式,通過股權紐帶將各種資源要素整合至産業平臺,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構建貧困戶尤其是特殊困難貧困戶可持續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來築牢脫貧“後防線”。

  肖立美所入股的江雅生態農業旅遊公司,採取的是“村集體+公司+農戶”發展模式,村集體以公共設施、鄉村酒店以及集體林地入股,持股51%;全村68戶貧困戶以戶均1.5萬元的財政扶貧資金入股,年底按一定的比例保底分紅;公司則以現金入股。股權量化不但破解了集體經濟“空殼”問題,也與貧困戶實現了利益聯結。

  該縣通城鎮採取以地入股、以房聯營的合作模式,為18戶易地搬遷貧困戶建成18棟巴渝民宿,並按公司20%、農戶80%比例分計住宿收益。從2017年5月試營業以來,帶動18戶貧困戶戶均增收6900元。

  同時,巫溪縣還利用貧困村生態、水利、光電等資源優勢,投入財政扶貧資金形成固定資産,發展漁業養殖、扶貧電站、光伏産業等項目,所得收益按比例提取用於貧困戶分紅。同時,探索資金互助社帶動模式,將産業幫扶資金作為貧困戶股金,建立互助社帶動貧困戶增收。

  巫溪縣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將繼續扶持發展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完善貸款貼息等政策措施,帶動貧困農民增收與享受産業扶貧政策掛鉤,引導和推動龍頭企業參與發展扶貧主導産業,重點發展股份合作型、加工型、行銷型、服務型農民專業合作社,力爭到2020年,實現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領帶動農戶佔農戶總數50%以上,帶動貧困戶佔貧困戶總數80%以上的目標。

  就業扶貧

  把“扶貧車間”建在貧困戶家門口

  2月1日,巫溪縣塘坊鎮雙柏村貧困戶鄒永翠去鎮上買了年貨,準備開開心心過春節。

  鄒永翠丈夫患病、孩子讀書,一家人因此致貧。往年全靠她養豬種菜賣點錢,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2018年,她在參加技能培訓後,到位於塘坊鎮的重慶市鴻馳鞋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馳鞋業”)就近打工,不但每個月有了固定的收入,還能就近照顧丈夫和小孩,一家人的日子也因此好起來。

  鄒永翠所在的鴻馳鞋業,是巫溪縣首家“扶貧車間”,目前已優先招錄貧困戶和留守婦女67人,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據介紹,巫溪縣通過引導和支持縣內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在貧困鄉村建立扶貧車間、扶貧超市、扶貧農莊、扶貧基地、扶貧工程隊195個(支),吸納當地5100多名貧困群眾就近就業。

  其中,該縣引導縣內商貿企業下鄉,在貧困鄉村發展扶貧超市,一來提供就業崗位,二來與引導超市與貧困戶簽訂農副産品直供協議,通過扶貧超市線上線下銷售特色農産品,解決了貧困戶農副産品滯銷的難題。

  此外,巫溪縣還整合財政扶貧資金800萬元,扶持縣內農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圍繞脫毒土豆、中藥材、構樹種植和肉牛養殖等特色種養業建立“扶貧基地”,吸納貧困戶到産業項目務工獲取薪金,並以土地、扶貧小額貸款入股做“股東”,每年領取租金和股金分紅。以巫溪縣薯光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發展的5個土豆扶貧基地為例,這5個基地共吸納了860名貧困群眾就近務工,實現人均年增收1.6萬元。

  巫溪縣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該縣將繼續鼓勵企業、專業合作社對有相應學習能力的貧困戶進行培訓,優先吸納貧困戶家庭人員就業,同時建立多元化就業扶貧體系,為貧困戶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訂單農業

  調動貧困戶發展産業積極性

  近日,位於萬州區的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三峽醫專”)內,開了一家巫溪小店,店內出售的都是巫溪的洋芋、蜂蜜、香腸、臘肉等特色農産品。

  原來,去年9月,三峽醫專與巫溪縣集體經濟組織簽訂了農副産品定向直供協議,由巫溪日供應農産品1.5噸左右;在此基礎上,又開設了重慶市首家“巫溪小店”,幫助巫溪縣山地特色優質農産品進入市場,帶動當地貧困戶脫貧增收。

  近年來,巫溪縣依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土豆、中藥材、高山蔬菜、雜交構樹等訂單農業。目前,全縣通過訂單農業,已累計帶動3000余戶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特別是當地的“訂單土豆”,走的是超市銷售為主的路線,僅2018年,該縣就銷售鮮土豆2萬噸,銷售額1億元以上。其中,貧困戶種植的土豆達0.8萬噸,銷售額達0.4億元。

  據了解,2019年,該縣將繼續發展山地現代特色高效農業,建設一批土豆、山羊、中藥材、青脆李、冬桃等特色種植養殖基地和良種繁育基地。“我們將力爭在每個村發展1—2項貧困群眾參與度高的特色主導産業,每個貧困村至少建立1個産業基地。”該縣相關負責人説,同時,還將落實貧困村、貧困戶産業發展指導員制度,實現産業覆蓋在家有勞動能力和發展意願的貧困戶達到100%;對於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則將通過資金、土地入股等方式參與産業發展。(記者 龍丹梅 謝智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