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油畫展區布展現場。記者 趙迎昭 攝
全國美展首次走進重慶——9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油畫展區將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作為國內水準最高的美術盛會,全國美展將帶給重慶市民和觀眾哪些精彩看點?9月18日,重慶日報記者提前進行了探訪。
布展工作基本完成
18日上午,記者一走進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就看到了寫有展覽倒計時的顯示屏。放眼望去,布展工作正緊張有序地進行,工作人員3人一組,密切配合,將作品一一懸挂在展墻上。
如何保證作品的懸挂位置準確無誤?記者看到,作品上墻之前,需要用鐳射水準儀為作品定位。上墻之後,要用水準尺確定作品是否與水準線平行。
有些作品尺幅較大、重量較重,將其穩固地懸挂在墻上也是一個技術活。工作人員要用手槍鑽將近7釐米長的螺絲釘釘在墻上,還要保證螺絲釘露出墻面近1釐米,用於懸挂作品。“這些藝術品都是‘寶貝’,可不能讓它們有一丁點閃失。”參與布展的曾師傅説。
油畫展區共展出595件作品,一件大件作品上墻需耗時10分鐘,工作強度可想而知。據了解,當晚,布展工作已基本完成。接下來,工作人員還要張貼展簽、美化墻面和地面,讓展覽以最佳的面貌迎接觀眾。
反映時代精神風貌
油畫展覽的布展效果和普通展覽有何不同?“全國美展作為國家級的權威性、綜合性美術大展,將呈現嚴肅、莊重的效果。”市美協主席龐茂琨説。
記者在展廳看到,展出的作品描繪了人民精神風貌,謳歌了時代發展風采。正對美術館入口的展廳內,陳列著《一路向北——冬日裏的紅》《敦煌女兒》《果蔬歡·百姓樂》《和煦時光》《吉祥祖國》等作品。作品描繪的,既有剛剛獲得“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的樊錦詩,也有外賣小哥、農民、環衛工人、建設工人等奮起追夢的場景。還有眾多藝術家關注新中國的發展變遷和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勾勒出五彩斑斕的圖景。
參選作品獲名家高度評價
據了解,8月9日,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油畫展區復評工作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多位藝術名家對參選作品作了評價。
中國美協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表示,這次參選的油畫作品在整體上透露出當代中國油畫蓬勃發展的生機,主題豐富,題材多樣,形式語言更是各具特色。
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裏表示,許多作品能夠很好地表現時代、反映時代,謳歌楷模、謳歌英雄。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表示,今年的油畫作品表現人物、表現人民的特別多,畫作有寫實的、抽象的、寫意的,琳琅滿目、精彩紛呈。
9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油畫展區開展後,市民可免費觀展。重慶日報記者將持續為讀者帶來現場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