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滾動>正文

川渝兩地衛生健康委簽署合作協議 12方面協力推進衛生健康一體化

2020-04-23 15:26:19 | 來源:重慶日報 | 責編:馮鈺穎

  原標題:川渝兩地衛生健康委簽署合作協議 12方面協力推進衛生健康一體化

【滾動】川渝兩地衛生健康委簽署合作協議 12方面協力推進衛生健康一體化

  4月22日,重慶海扶醫院聚焦超聲消融手術全球協同服務中心,川渝兩地衛生健康部門負責人了解遠程協同手術。首席記者 崔力 攝

  12個合作方面:

  ●領導互訪機制

  ●協同推進健康中國行動

  ●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

  ●開展醫改經驗交流互鑒

  ●推動醫療服務區域合作

  ●加強基層衛生交流合作

  ●健全衛生應急和傳染病防控聯動機制

  ●加強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

  ●建立食品安全標準與風險監測協作機制

  ●深化中醫藥創新協作

  ●推動健康産業協作發展

  ●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等

  重慶日報訊 (記者 李珩)4月22日,重慶市衛生健康委與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在渝簽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川渝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合作協議,將為區域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衛生健康服務。

  按照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領導互訪機制、協同推進健康中國行動、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開展醫改經驗交流互鑒、推動醫療服務區域合作、加強基層衛生交流合作、健全衛生應急和傳染病防控聯動機制、加強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建立食品安全標準與風險監測協作機制、深化中醫藥創新協作、推動健康産業協作發展、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等12個方面進行合作。

  增加交流平臺暢通合作渠道

  根據協議,川渝兩地衛生健康部門每年將定期互訪,共同召開聯席會議。

  加強兩地政策統籌和行動聯動,推動健康中國行動不斷取得新成效。推進健康中國專項行動專家庫共建共享,輪流開展健康中國行動川渝合作論壇。加強交流研討,確保健康中國行動落地見效。

  重點推進兩地腫瘤、心血管、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大數據協同應用,推動智慧醫療發展。支持兩地醫療衛生機構、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搭建互聯網信息平臺。建立川渝遠程醫療協作網,為雙方患者提供網上諮詢、網上預約、遠程會診、健康諮詢、健康管理服務等服務內容,暢通雙方轉診綠色通道。

  注重醫改政策和經驗互學,聚焦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強化醫療衛生綜合監管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利用川渝衛生健康交流合作聯席會議平臺,開展醫改經驗成效交流研討和實地考察,共同探索符合西部特點的醫改之路。

  推進川渝合作組建跨區域專科聯盟和醫療聯合體建設,加強兩地的學術交流、醫療協作和科研合作,分步驟推進川渝兩地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共同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國家醫學中心,共同協作創建兒童、創傷、口腔、傳染病國家醫學中心和心血管、呼吸、骨科、腫瘤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開放共建川渝醫療衛生專家庫,加強醫療專業人才交流培養,推進醫師多點執業。在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聯網結算條件下,推動兩地建卡貧困戶患者實行“先診療後付費”。

  定期開展基層衛生互訪交流,定期召開川渝兩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院長(主任)交流座談會。加強“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交流與合作。

  構建多種形式合作共建機制

  建立成渝地區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聯防聯控機制,共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防控指揮中心、醫療物資儲備中心、演練培訓中心,共建國家區域疾病預防治療中心。建立衛生應急和傳染病疫情信息共享機制,兩地對突發急性傳染病疫情信息進行通報,實現預警信息及時共享。建立突發事件衛生應急處置協作機制。

  建立人才培養合作機制,共同建立成渝雙城衛生人才專家庫,推行川渝兩地“導師帶教”制度,共同推進實用型、創新型和複合型人才培養。強化川渝衛生健康科技創新協同,推進科技管理工作交流互鑒,支持醫療衛生機構和研究單位跨省共享創新平臺和資源庫,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試驗和區域倫理審查,在重大疾病防治、前沿技術或核心技術方面協同開展研究。

  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信息通報與交流,協同開展跨區域的食源性疾病事件流行病學調查,聯合開展食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

  加大中醫藥名師、學科團隊合作力度,在中醫藥流派傳承、醫療、教育、科研等領域建立協作機制,推進中醫臨床研究基地、中醫藥重點研究室、重點學(專)科、中醫專科聯盟建設。

  平臺互通實現區域共贏發展

  加強川渝健康産業發展政策交流,積極搭建健康産業博覽會、展覽會、發展論壇等交流平臺,打造産業集群。支持兩地企業投資發展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休閒養生、醫養結合、度假養老等産業,著力推進西部國際醫療城(重慶)、重慶國際生物城、中國牙谷(四川)、天府國際生物城(四川)等産業園區和特色小鎮建設,實現區域共贏發展。

  發揮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的帶動作用,運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平臺,以西部陸海新通道為載體,共同探討和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

  “川渝兩地將堅持開放合作、優勢互補、共建共享、互利共贏的原則,以衛生健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促進高品質發展。”市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重點在醫療服務、公共衛生、健康産業等方面進一步加強聯動協作,促進資源、人才、技術、信息等生産要素在區域內優化配置、良性流動,增強川渝衛生健康發展協同性、聯動性,共同提升川渝衛生健康服務能力,提升川渝人民群眾健康水準,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