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農商行:持續鞏固縣域優勢 為縣域金融插上科技“翅膀”
2020-06-16 16:20:4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胡明珠責編:馮鈺穎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多年來,重慶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重慶農商行)堅持“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縣域經濟”的市場定位,精耕細作縣域市場金融業務,成效顯著。

  據重慶農商行2019年度業績公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該行縣域存款餘額4668.8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41.60億元,增幅10.45%;縣域貸款餘額2098.9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41.17億元,增幅19.41%。這一組亮眼的數據背後,不僅顯示出重慶農商行長期深耕縣域市場的積極成效,同時也反映出該行對縣域市場的戰略定位和重視程度。

  重慶農商行始終堅守“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縣域經濟”的市場定位,把縣域看成是開展“三農”金融服務的主陣地,將縣域金融業務當作長期戰略重點。該行1774個營業網點中,有1461個營業網點設在重慶縣域地區,覆蓋重慶全部38個行政區縣,縣域地區營業網點佔比達到82.4%。

【B】重慶農商行:持續鞏固縣域優勢 為縣域金融插上科技“翅膀”

重慶農商行基層營業網點 供圖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

  在實現網點全覆蓋的同時,該行還不斷加大縣域金融資源傾斜力度,將人員、經費、自助機具等資源向縣域分支行傾斜。截至2019年末,重慶農商行在縣域地區已上線2987台自動櫃員機、622台多媒體查詢機,建成並上線運行491個農村便民金融自助服務點,確保縣域地區金融服務得到便捷、及時、有效滿足。

  為有效銜接和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脫貧攻堅,重慶農商行瞄準縣域新産業、新業態、新主體發展,不斷創新金融産品和服務,積極推進銀政、銀擔等合作模式,打造覆蓋面廣、形式多樣的産品線。針對從農戶到農村各類市場主體的不同類型客戶需求,該行創新推出了煙葉種植貸、農産品鮮儲保證貸、小企業訂單貸、支農創投貸、扶貧收購貸等50多款鄉村振興信貸産品,形成了從農戶到覆蓋農村各類市場主體、從傳統存貸匯到新型投融資的完整産品線。

  據重慶農商行2019年度業績公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該行涉農貸款餘額達1607.59億元,約佔全市涉農貸款總額的30%,為保障“三農”服務供給、推動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為其自身獲得較為穩定的低成本資金來源、實現經營業績穩健增長、提升品牌形象、鞏固縣域金融“主力軍”的龍頭地位提供了重要支撐。

  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縣域金融業務在重慶農商行整體業務中的比重呈加大之勢。從2015年年末到2019年年末,五年間,該行縣域存款餘額比重從66.52%增至69.33%,累計上升2.81個百分點;縣域貸款餘額比重從47.87%增至48.02%,累計上升0.15個百分點。

  為了進一步消除農村金融服務“盲區”,縮小城鄉金融服務差距,該行除了把科技創新應用到縣域1461個物理網點及3609台自助服務機具之外,還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技術,打造“互聯網+”平臺,建立農村互聯網金融生態圈,加大手機銀行、微信銀行在鄉村地區的推廣力度,改善鄉村支付環境,讓廣大鄉村居民享受更便捷、更高效、全天候的移動支付服務。

  截至目前,該行手機銀行客戶數突破1000萬戶,其中80%以上為縣域客戶,累計交易金額近7萬億元,有力提升了農村地區金融服務便捷度。

  重慶農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行將加快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運用,強化“互聯網+”金融服務,創新推出多款線上金融産品,以滿足鄉村振興各領域群體多層次、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需求,為縣域金融服務插上科技的“翅膀”。(文 劉渝暢 編輯 胡明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