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糧食産量連續13年穩定在1000萬噸以上
2020-09-24 08:44:56來源:重慶日報編輯:胡明珠責編:馮鈺穎

  原標題:重慶糧食産量連續13年穩定在1000萬噸以上

  重慶日報訊 (記者 廖雪梅)9月2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財政局了解到,重慶多管齊下穩住糧食安全,糧食産量已連續13年穩定在1000萬噸以上。

  今年以來,市財政已撥付耕地地力保護補貼22億元,引導農民採取秸稈還田、深松整地、減少化肥農藥用量、施用有機肥等辦法培肥全市3000萬畝耕地。

  撥付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只是我市財政部門多管齊下,保障糧食安全的一個縮影。市財政局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疫情衝擊、洪澇災害,給糧食生産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重慶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全力夯實糧食安全基石。

  首先,重慶通過建設高標準農田,不斷強化農業生産基礎,發揮“三農”在保民生中的壓艙石作用。在重慶,政府對高標準農田除了給予每畝不低於1200元補助,還探索通過貸款貼息、擔保貼費、發行政府債券等方式撬動金融社會資本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2020年,市級以上財政共投入24.5億元專項資金用於高標準農田建設。

  其次,我市對種糧大戶進行補貼,吸引更多農民和企業從事糧食種植,資金主要用於支持種糧大戶種糧和生産能力建設。同時,我市不斷升級補貼政策,大戶標準和補貼標準逐年提高,每畝的最高標準提至230元;補貼範圍逐年擴大,現在涵蓋紅苕、馬鈴薯等12個品種。截至目前,該政策已累計補貼7.6億元。

  此外,重慶還全力助産、全力防災,讓種糧者不吃虧,並獲得好收成。比如,重慶加大農業生産基礎設施建設,僅今年上半年就安排了中小河流治理、水庫建設等資金23.9億元。與此同時,全市農業保險逐年擴面增品提標,基本形成既保成本又保收益、既保災害又保價格、既保大宗又保特色、既保生産又保産業的保險體系。今年以來市財政已撥付3.6億元保費補貼,預計保險額達到500億元,較上年增加70億元。

  我市提高糧食生産的機械化水準,2018年至2020年,我市補貼的農機範圍有13大類27小類48個品目,涵蓋耕整地、種植施肥、收穫等生産全過程。近年來,重慶財政累計向202萬台(套)農機具發放購置補貼24.68億元。

  重慶積極推行種糧的高科技手段,2020年重慶財政安排5000萬元試點智慧農業,支持石柱、潼南等9個區縣建設智慧化全産業鏈生産試驗示範基地,支持江津建設農業互聯網小鎮等。

  一系列積極的財政政策措施,發揮了糧食生産定盤星作用。重慶糧食供應穩定、儲備充足,産量已連續13年穩定在1000萬噸以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