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樹變成“搖錢樹”
2020-10-10 08:56:27來源:重慶日報編輯:付意菲責編:馮鈺穎

  原標題:古茶樹變成“搖錢樹”——南川區德隆鎮隆興村村民脫貧記

  10月7日清晨,南川區德隆鎮隆興村,一片大霧籠罩。村民楊幫彥一邊在茶園裏除草,一邊和妻子商量著要給孩子在主城買一套新房。

  4年前,楊幫彥家可沒這麼寬裕,在主城買新房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當時楊幫彥的兩個孩子分別讀初中和大學,他家以種植玉米、大米、土豆等糧食作物為主,家庭年收入不超過3萬元,孩子們上學開銷又大,家裏經常入不敷出。

  村裏的一棵古茶樹,改變了楊幫彥的家境。

  德隆鎮山高、路遠。隆興村平均海拔1200米,常年濕潤多雨,山坡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非常適合古茶樹生長。隆興村的古茶樹有千餘年歷史,樹榦需要兩人合抱才能抱攏,至今每年仍能産出3斤左右幹茶葉。

  以前,由於缺乏相關認知,村民們並沒發現這棵古茶樹的價值,大多以種植玉米、紅薯、土豆等傳統“三大坨”為生,日子過得緊巴巴。直到南川區稅務局選派到隆興村的第一書記李政的到來,這個“寶貝”的價值才被挖掘。

  “隔壁茶園村有一棵兩千多年的古茶樹,通過扦插等技術進行人工培植,村民很快發展起了大樹茶産業。”李政認為,作為相鄰地區,且也有一棵上千年曆史的古樹,隆興村有發展大樹茶産業的天然優勢。為此,駐村工作隊想盡辦法讓村裏的古茶樹變成“搖錢樹”。

  首先是選致富帶頭人。以李政為班長的駐村工作隊與村委會一起,四處打聽,最後找到了在城區開茶館的本村人肖金虎。肖金虎對茶葉、茶樹種植及茶文化很有研究,且一直對南川大樹茶情有獨鍾。雙方一拍即合,肖金虎決定回村創業。

  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委會的幫助下,肖金虎通過流轉獲得400多畝閒置地,又採摘千年古茶樹的茶籽,以土缽育苗的方式,實現大樹茶苗規模培植。經過近4年的生長,如今這些茶苗已初具規模,畝産達到100多斤幹茶葉,年收益達70多萬元。

  “産業基地忙的時候,有楊幫彥等40位村民幹活,工資每天80-120元不等,平均月工資在3000元左右。”肖金虎説。

  因為種植大戶的帶動,楊幫彥不僅脫了貧,還向著小康生活大步邁進。

  李政告訴重慶日報記者,這棵古茶樹還開闊了村民的眼界,越來越多的村民意識到發展大樹茶的可行性。

  趁著村民熱情高漲,南川區稅務局牽頭,和幫扶成員單位一起籌措10萬元産業幫扶資金,為45戶村民每戶買來800株茶樹苗,同時還爭取到南川區農業農村委的支持,為這些村民每戶發放了3000元的後期管護補貼資金。

  “茶樹苗不用花錢,還有管護資金,我只負責把它們管好賣錢就行了,過幾年又要多一筆收入。”楊幫彥也收到了免費發放的茶樹苗,他在産業基地學習過種植技術,看著已有半米高的茶樹苗,他滿懷信心。(重慶日報記者 向菊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